农业、农村、农民,2009年“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使得“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举国上下的关注焦点。婺城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自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加大了“以工促农”的步伐,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解放思想、崛起争先、繁荣发展”大讨论中,区委专门明确了有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讨论课题,希望借此更好地推动婺城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区农林局局长郑以声谈如何解放思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我区将如何贯彻落实?
郑以声: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共分为:“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几大部分,被形象地概括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其重点突出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今年,虽然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不理想,但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有了很大的加强,国家财政资金扶持农业将有大幅度的提高。作为区农林部门,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机会,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好工作,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突出粮食安全生产这一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强农富民,为婺城区农民、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我区农业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记者: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我区在农业工作中取得了哪些喜人成绩?
郑以声:为加快发展我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2008年我区出台了《婺城区关于开展“一业一策一队伍”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服务队伍,编写各主导产业扶持方案。为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项目。2008年,我区粮食生产在面积、单产、总产上实现了“三增”的目标,获“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共申报省农业项目32个,市财政农业项目71个,区农业项目70个,项目申请总金额3000余万元,共立项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473万元。
通过扶持培育,花卉苗木、优质稻米、奶牛乳品、畜禽养殖、蔬菜瓜果、茶叶、笋竹、水产养殖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区出现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全区花卉苗木面积稳定在4万亩左右;奶牛存栏16863头,已建奶牛养殖小区25个,饲养奶牛1.03万头,为全国南方最大的奶牛基地之一;蔬菜(包括果用瓜)复种面积12.1万亩,产量19万吨,设施栽培总面积达到1.4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2603亩,年生产有机米50万公斤,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达到5万亩;生猪饲养量57.62万头,万头猪场达到10个,千头猪场20个,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1%,猪肉产量2.67万吨,为浙江省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家禽饲养量399.6万羽;茶园面积3.38万亩,产量3410吨,其中采摘面积3.28万亩,有机茶颁证面积4942亩,有机转换期面积4406亩;笋竹两用林2万亩。此外,功能米开发成为我区粮食生产继“一枝秀”有机米之后的的又一大亮点,先后在罗埠、汤溪、蒋堂等地以“订单”的形式建立基地3000亩,年产功能米600吨,产值1200万元。
记者:围绕“解放思想、崛起争先、繁荣发展”的主题,区农林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来推进大讨论活动取得成效?
郑以声:当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在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婺城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区农林部门,具体举措表现在: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情系田头”解忧愁活动,各科站组织人员下乡到农村,调查农民及种粮大户今年最需要什么技术,什么产品,有什么困难,根据农民、农村的需要制定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服务。二是今年,农业企业大户面临融资难、农产品市场销售规模小等困难,为减少这些压力,我局将走访农业企业、种粮大户,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及时了解各级政府的项目扶持政策和操作程序,帮助企业策划项目。三是为解决机关“办事难、服务效率低”的情况,农林局要求每个科站建立一套规章制度,明确办事程序和分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四是要推进规模经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优势整合,农产品安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此外,要做好农林场的和谐稳定,扎实为婺城农村、农民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婺城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