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新婺城区设立,当年实现区属生产总值31亿元,财政总收入5.3亿元,工业总产值50.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53家,亿元企业2家;
2006年,“工业立区”第一次被作为发展战略写入婺城区“十一五”规划,并作为“十一五”推动婺城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每年的工业投入都在10亿元以上;
2008年,婺城区实现区属生产总值92.1亿元,财政总收入10.1亿元,工业总产值20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301家,完成产值131.5亿元,亿元企业32家,工业经济在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显增强。
一串串数据有力地证明:经济要发展,关键看工业。婺城工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发展后劲犹在
汽摩配产业是近年来婺城工业发展中重点培育和扶持的第一大主导行业,产值年均增幅保持在25%以上,其各项指标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均呈不断上升之势,各类汽摩配企业快速衍生、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块状经济模式,加快了婺城“工业立区”战略的实施步伐。
万里扬集团是我区汽摩配行业中的佼佼者,已成为当今中国汽车变速器制造行业中发展最快、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万里扬”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使我区“国”字号创牌实现了零的突破。集团董事长黄河清说,创业之初,人才匮乏,设备简陋,品种单一,再加上恶性竞争,企业发展一度停滞不前。2000年,公司毅然转产汽车变速器,先后投入5亿元技改资金,并将每年销售收入10%以上的资金用于研发。如今,万里扬拥有国内变速器行业研究开发实力最强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能够生产12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变速器。北汽福田总经理王金玉也曾先后两次到我区实地考察,最终认定婺城新城区是北汽福田理想的首选投资地。2008年7月,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正式落户婺城。
其实,汽摩配产业只是婺城工业发展中的“冰山一角”。婺城区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已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汽摩配、五金工量具、医药化工等优势行业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区经贸局局长郑松有说:“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服务水平,品牌优先的发展战略,都显示出婺城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不能承受之困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2008年底,一场袭击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婺城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据统计,全区规模以上企业9至11月份单月产值同比分别下降4.3、6.4和3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在企业积极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困难后,金融风暴的来袭,造成市场萎缩、外贸出口陷入低谷、出口量呈逐月下滑态势。同时,企业经营效益也随之下滑,全区规模企业利润由去年7月底的1.48亿元逐月下降到去年底的1.08亿元,全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5%。
考验也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一是工业低、小、散状况突出。我区经济总量偏小,创业主体不多,规模企业缺乏,加上增量不足,使得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十分薄弱。目前我区私营企业总数为3907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301家,均处全市倒数第三左右;规上企业户均产值4300万元,相对于全市户均产值5600万元明显偏低。二是发展后劲不足。2008年全区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0.6亿元,增速仅为11.3%;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4522万美元,同比基本持平;投资和项目的减少直接制约经济的增量。三是创新能力低下。婺城工业支柱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绝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功能仍然局限于复制或仿造,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和牵引产业发展的大企业集团。
残酷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婺城的企业在危机中能否经受考验,婺城的工业又该如何华丽转身?
发展软肋得加强
谈到婺城工业如何转身时,区发改局局长盛奇兵说,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联动推进技术跨越战略、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固我区经济基础,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其实就是增长模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低成本要素支撑向自主创新支撑转变,从高耗能、高污染向节能环保型转变。
在金鼎织带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虽然公司2008年销售收入增速回落了50%左右,但仍有两幢厂房正在建设。董事长丁军民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出的新产品即将投入生产,公司也多次外出考察寻找新增长点,狠抓科研开发和内部管理,并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人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在今年区“两会”上,部分来自企业的政协委员也对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想法。金华市双环冷轧带钢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旭光认为,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我市已出台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郑松有说,“根据我区工业经济的特点,转型升级要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着力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金华制造’向‘金华创造’的跨越,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以“经济转型升级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婺城工业必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春天”。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