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则经济兴,路顺则事业成。
2007年底,作为省重点工程的婺城区虹(路)戴(家)公路开始动工建设,如今,这条公路已经完成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施工也进展顺利。虹戴公路的建设,为优化婺城空间布局、激发区位潜力、推动人民致富打响一场前所未有的公路建设攻坚战。
重笔描绘新蓝图
近年来,婺城区乃至全市的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通村公路深入每个乡村,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谋求长远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完善全区乃至全市的城市群基础建设,2003年,市、区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交通先行,积极启动虹戴公路建设项目,并将其作为市、区交通规划中的一条主干道,组建工作班子,开展并完成了工程测设、土地测量及部分报批等前期工作。
据了解,虹戴公路(宾虹路延伸线)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全长约22.2公里,东起婺城新城区宾虹西路与330国道交接处,接宾虹西路终点,经白龙桥、蒋堂、汤溪、罗埠、洋埠五镇,终于洋埠镇戴家村,总投资约3.41亿元。
由于多方原因,该项目在2005年及2006年一直未能启动。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虹戴公路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婺城区委、区政府也将该工程列为当年十项重点工程之首,成立了虹戴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并将其列入了婺城区“十一五”规划和《交通“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谋划,合理安排。通过各级政府及交通部门的攻坚破难,该工程前期工作在原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省重点立项到政策处理、土地报批、工程设计审核招投标及资金筹措等,历时10个月,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审批、当年开工”的工作目标。
2007年12月12日,全长17公里、总投资约2.5亿元的虹戴公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完成路基工程,2009年建成通车。按规划,虹戴公路成为婺城区“一带两域三区”中的重要“一带”、婺城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线,也成为市、区交通规划中的一条主干线,直接连通了金东新区、婺城新城区和金西经济开发区。同时,虹戴公路衔接了省级黄土丘陵综合开发工程,成为了沿线6万亩省级黄土丘陵综合开发试点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路是富裕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区近十年来标准最高、投资最大、带动力最强的公路,虹戴公路建成通车后,将缩短金西开发区与婺城新区、金华市区的距离,推进沿线乡镇新农村建设,同时必能进一步提升婺城发展空间,促进婺城产业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金西老百姓走上富裕大道的步伐。
万众一心筑富路
自开工以来,长约17公里、路基宽30米的虹戴公路一期工程,仅用11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路基工程进度的90%;今年1月份路面工程开始施工。
“虹戴公路的建设速度是惊人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范庆松说,“能创造这样的建设速度,不仅得益于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工程建设指挥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项目得以顺利立项和实施的关键。为推动虹戴公路加快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调研,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等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乡镇负责本乡镇虹戴公路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征迁工作,确保虹戴公路无障碍施工;工程指挥部还明确每月19日为“督查日”,对工程各标段施工进展情况进行督查,与各单位、部门共同研究分析解决遇到的政策处理、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为加快虹戴公路建设进度奠定了基础。
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通力配合是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除了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我们还十分注重政策宣传、加强沟通、上下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政策处理工作顺利实施。”婺城区交通局局长方永富说。
虹戴公路的建设需要征用金华监狱90多亩土地,土地征用综合补偿费达200万元。经过沟通协调,金华监狱在政策处理中,主动返还土地征用款108万元,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公路建设。
虹戴公路项目工程在蒋堂镇范围涉及面最广、里程最长,用地涉及9个行政村、总里程近7.95公里。为确保如期完成蒋堂段的土地征迁任务,该镇及时组织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进村入户座谈征询虹戴公路建设意见,做好政策宣传,并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排查矛盾,限时完成征地和政策处理等任务。在征迁过程中,按照“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矛盾化解到位”原则,在工作中努力做到驻村干部到场、村干部到场、在施工队与农户有矛盾时必到场,使蒋堂镇成为最早完成征迁工作的乡镇。据统计,自虹戴公路施工建设以来,该镇先后处理了各种矛盾纠纷20多件,为虹戴公路建设提供了平稳的施工环境,确保了工程的无障碍施工。
群众的支持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动力。在项目实施中,工程指挥部一方面制定合理的补偿政策,及时发放补偿款,另一方面,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向其进行广泛宣传和积极发动,使老百姓形成了“宾虹路要通到家门口了,得益的是沿线百姓”的共识,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白龙桥镇临江管理处的董村是虹戴公路征地面积最大的村,涉及到200多户村民的征迁工作。据村干部介绍,村民周文龙曾经对虹戴公路建设项目不理解,镇里和管理处的干部多次上门解释政策后,他便带头支持了公路建设。这不,公路沿线有2根电线杆的搬迁需要占用到周文龙家的田地,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以前从我们村去金华城里,要通过金华监狱绕上一大圈,很不方便,坐车要1个多小时,可虹戴公路一旦通车,只须20多分钟就可以到金华市区了,这可是我们的致富路啊。”现在,一想到公路建成后带来的好处,他十分高兴。
据悉,临江管理处的潘村垅也涉及到土地征用。在征地开始时,很多村民的养猪场都在征迁范围内,其中包括村支委黄海良家的猪场。可他还没领到征迁补偿费,就主动搬迁了猪场,损失近5万元。临江管理处书记叶伟斌告诉记者,党员干部必须有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才能带动更多的群众支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征拆和建设任务。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