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一有空闲,家住城中街道四牌楼社区的居民钱美姣就会到居委会帮忙。说起社区书记葛丽贞,钱美姣说:“她就像我们的邻居大姐,平时很关心我们的生活,还为我们‘跑腿’找工作。”原来,钱美姣自2003年下岗后一直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葛丽贞了解情况后,建议她参加了劳动部门的电脑操作技能培训,并推荐紫阳豪庭大酒店客房部的工作,帮助她实现了再就业。“为居民服务,让居民满意,是我们社区干部的工作职责。”葛丽贞从事社区工作已有10年,从2000年开始连续两届当选区人大代表。在本职工作上,葛丽贞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根社区做奉献。
就业事,无小事。“社区未就业群体存在文化程度不一、年龄层次不同的现状,我们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他们联系适合的工作。”葛丽贞表示。困难居民金月琴与丈夫离异,和儿子一起生活,因文化程度不高,她平时靠打零工、摆小摊维生。葛丽贞多方了解情况后,建议她做来料加工经纪人,并帮助她寻找场地。2006年,金月琴办起了社区来料加工点,并陆续带动22位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其中。此外,葛丽贞和社区干部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失业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50个,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等。2008年,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8%以上。
有“双重身份”的葛丽贞还特别注重自身职责与本职工作的结合,时常“借”工作之便,到居民家中走访,并将群众所需、所想及时整理成建议,向上级部门反映。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她提出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建议议案25条,在反映社情民意的同时,也为和谐社区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2006年,在一次走访中,葛丽贞听到有居民反映,胜利街172号至汇鑫34幢之间没有路灯。“天一黑,居民出行就很不便,还容易‘磕磕碰碰’,不安全。”为此,葛丽贞在2007年人代会上提出了安装路灯的建议,并多次与用电管理所的领导进行沟通协商和实地勘察,最终在2008年1月将路灯安装到位。2008年,在全市掀起的创卫热潮中,葛丽贞针对社区垃圾清运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走市场化运作道路、聘请保洁公司”的建议,以促进城市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