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岁月中的智者寺
智者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金华人,知道的并不多。这让《双龙风景区区志》副主编陈德松在整理智者寺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时不无伤感。据查,金华山的道、释、儒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晋代始建的赤松宫,南朝梁代的智者寺和讲堂洞,是金华山道、释、儒文化的代表性胜迹。陈德松说:“有1600年历史的赤松宫,现已移址重建为黄大仙宫,香火延至海内外。有1497年历史的讲堂洞,至今未曾重视开发。有1480年历史的智者寺,出于历史的原因,也荡然无存。”
如今,智者寺复建工程终于提上议事日程,让陈德松感慨万千。不久的将来,尖峰山脚的阵阵木鱼声,袅袅青烟将带着我们的思绪穿梭千年的岁月。
智者寺故址位于金华山南麓,芙蓉峰(尖峰山)之西。该寺原为南朝梁代楼约法师道场,又名智者广福禅寺、智者圣寿禅寺,俗称北山禅院或北山禅寺。
陈德松在整理智者寺有关资料中这样写道:“南朝天监十一年(512年),梁武帝召楼约法师至京为其受菩萨戒。梁武帝‘亲执弟子礼’,并赐号‘智者国师’,‘自皇储以下莫不受业’。楼约辞还金华后,‘一日适谷口,见白气浮空’,曰‘兹地三宝当兴’,于是奏请建寺。普通七年(526年)梁武帝敕建智者寺。”
至唐代,智者寺已名闻遐迩。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游智者寺时画有《童真观音像》、《释迦牟尼像》及《世支(势至)像》。此三幅画像后均刻石勒碑,一直置于智者寺内玻璃阁下。智者寺于唐代建有祝圣放生池。后又建有草堂、双清堂及雷音亭、倚松亭。并有“慈源”、“灵源小憩”、“灵源胜地”、“上方境界”等匾额及景观。
宋太宗于淳化年间(990~994)及至道年间(995~997)曾于智者寺两降御书共120卷。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仲王己方丈主持重建智者寺,于寺前“凿大池潴水”并“增门之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为其撰《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此记的手迹及陆游的《与僧仲王己八札》手迹均刻石勒碑。
明万历十年(1582年),金华知县汪可受又主持重修智者寺。
据了解,智者寺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千余,为江南名刹。历代文人雅士游寺时,留下较多诗篇和游记。其中著名的作者有:唐代刘长卿、戴叔伦、贯休;宋代王柏、金履祥、喻良能、谢翱、吕浦、苏简、方凤;元代黄氵晋 、吴师道、许谦、胡助、柳贯、叶禺页;明代童冀、张孟兼、叶干、徐霞客;清代丁健、诸锦及现代的郁达夫。
民国时,智者寺部分殿宇毁于火。解放后,于智者寺故址建水泥厂。智者寺遗留的文物,仅存唐代吴道子的观音像石碑及南宋陆游手书的《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和《与僧仲王己八扎》碑。此碑现存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