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新城区自2003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工业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距离,与市、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有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加快新城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切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坚定信心强意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新城区建设。要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克服在部分干部中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消极畏难、缺乏创新等思想,增强创新意识,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处理和解决科学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要增强机遇意识。要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抓住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修订经济发展空间(金西产业带)、产业升级空间(信息产业园)等新举措的机遇,抓住当前北汽福田、红牌电器、信阳发动机、金鹰校车、万里扬变速箱、科利亚联合收割机等六大高科技上规模项目入园,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的机遇。三是要树立挑战意识。面对当前新城区开发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形势,我们只有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创新机制、迎难而上,努力做到紧中求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紧抓目标不动摇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序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是我区的一项长期任务,紧抓目标要坚持三个不动摇:一是实施市区发展战略不动摇。市委、市政府对“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城市发展战略不能改变,区委、区政府把新城区开发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的信心不能改变,新城区指挥部按照总体建设目标的实施决心不能改变。二是实施新城区总体建设目标不动摇。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在三方面有新突破:一是工业产业集聚效益有新的突破。经济总量将成为婺城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二是城市化进程有新的突破。城市功能区建设将成为市区重要的工业新城、商贸新城、教育新城和人居生态新城。三是人气商气集聚有新的突破。随着产业发展,行政中心、公建项目的日臻完善,人气、商气的集聚将进一步加快。三是努力实施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不动摇。必须在紧紧把握“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构建和谐”这个目标上抓好落实,努力推进六大工业项目、八大重点工程、十项商业服务业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攻坚破难,征地、拆迁政策处理等难点工作有新的突破;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
科学发展明思路
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来指导新城区的建设,坚持“调整完善、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调整完善,就是在调整中求完善,在完善中求发展,如开发建设的重点、时序,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和项目建设等等,都要适时作出调整和完善。突出重点,就是围绕培育产业、集聚人气的目标,突出抓好工业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区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强区、创业富民”的发展路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量力而行,就是根据国家法律、政策的许可和新城区财力的可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有序地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就是要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支撑,重点突破公共服务建设项目、房地产建设项目和白龙桥老镇区的改造提升,实行新老城(镇)区建设双向推进,促进新城区有序发展。
突出重点抓落实
一、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改进招商引资办法,从“招商引资”转变为“选商引资”,把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作为根本切入点,着重引进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要认真培育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和培育汽摩配、五金工量具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物流等新兴产业。要做好“以企引企、以商引商”文章,要支持鼓励企业技改、扩建、增资,嫁接招商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连带效应。
二、进一步抓好项目推进。新城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进展的过程,要着力于产业支撑、夯实发展基础。目前,新城区已引进公建项目25家,竣工投入运营的8家,正在开工的6家,尚未开工的11家,占44%;引进工业项目96家,竣工投产67家,投产66家,开工建设的14家,尚未开工的16家,占16.7%;引进房地产项目19家,竣工7家,开工8家,尚未开工4家,占21%。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进展还不尽人意。我们要根据突出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区建设的重点,坚持“以行政中心区块为中心,提升做强临江分区,适时拓展洞溪工业分区,整合栅川分区”的项目推进工作思路,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水平,促进企业“三率”,加快推进社会共同管理、公益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包装,同时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物流、市场、医院、房地产等项目的招商,促进新城区人气、商气的集聚。
三、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建设。近年来新城区已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超13亿元,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区的配套逐步完善,但与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配套建设,加快新老城区的道路衔接,适时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区主要纵、横向干道,为拓展发展空间奠定基础;完善中心区块、工业分区的区间道路建设;继续抓好城市防洪和橡皮坝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中轴景观带和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排污、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四、进一步抓好集约经营,实施新城区可持续发展。根据“工业新城、商贸新城、教育新城、人居生态新城”的功能定位,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是要适时适当调整规划。在新城区原规划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绿地、道路、土地性质、项目布局、发展空间布局、村庄搬迁改造等项目予以适度的完善。二是要抓好土地整合。要按项目的规模和发展要求,严格节约用地,进一步抓好现有企业项目土地整合,向“存量”要“增量”,大力鼓励发展多层标准厂房,严格控制一层楼厂房,收回闲置土地,新引进项目要严格按新的投入产出强度安排土地。三是要加强环境管理与保护。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对现有的污染企业要认真做好整治、整合和搬迁等工作,要加快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的配套建设,抓好公厕、垃圾池、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四是要加快电网建设。随着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区项目的推进,电力供应与保障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加快推进临江分区110千伏变电所以及区间的电网建设,创造条件加快对行政中心110千伏和220千伏电网的改迁,以确保新城区发展的需要。
五、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要着力抓好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根据市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要求,解决好白龙桥、乾西、新狮等乡镇(街道)被征地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二是要着力落实好征地拆迁的政策。按照征地、拆迁政策要求,及时做好相关的资金政策兑现工作,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要着力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认真抓好新城区“百村就业”与“百企用工”对接工作,提高就业率。四是要着力确保社会稳定。千方百计做好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新问题,把不安定因素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抓好安全生产,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企业、工程建设和食品安全工作,要确保民工工资的发放,杜绝因拖欠民工工资而引发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真抓实干强素质
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是推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坚强组织保证,我们要在锐意进取、创新创业的同时,还必须弘扬光大真抓实干、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要把内抓素质、外塑形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七大及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城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增强开发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要围绕“加快发展有本事、解决问题有办法、化解矛盾有权威”的要求,抓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深入基层、企业、群众解决问题,围绕“让投资者获得理想效益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这一服务宗旨,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新城区开发建设任重道远,对于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必须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四是要加强廉政建设。要加强机关廉洁自律的制度建设,坚持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强化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真正做到不断提高勤政廉洁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作者系婺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