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现“羊石”
黄初平读书洞
《初平放羊图》
苍茫北山是金华的屏障,千百年来,她像母亲一样用双臂温柔地呵护着金华这座城市。资料显示,北山是金华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称,又名长山、常山,是浙江省道教名山之一。这里层峦叠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其中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华洞元洞天”;赤松山传为古仙人赤松子于此引牧羊少年黄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华观、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观及道教古迹。
与其他名山一样,金华北山也流传着很多传说,其中尤以黄大仙传说为甚。去年6月,在双龙风景区管委会、黄大仙研究学会的努力下,“黄大仙传说”如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揭开了“黄大仙传说”申遗的神秘面纱。
11岁少年与大仙传说的不解之缘
传说在文学范畴的一种解释是这样的: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故事。这其中也包括这样的说法即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事的叙述。黄大仙传说应该归于这样的解释。
1958年,马骏才11岁。这一年他听到一则黄大仙的传说故事,从此黄大仙成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盏灯。如今他是黄大仙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是“黄大仙传说”申遗的主要亲历者。
“我是罗店镇盘前村人,从小住在北山顶。11岁那年,我与村上同龄孩子一起步行到赤松镇(原仙桥镇)上小学。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堂课就是讲黄大仙的故事,老师从村上请了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给我们讲二仙桥的来历。”回忆往事,马骏似乎回到了少年时代。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在农历五月初八那天,黄初平与黄初起在赤松山附近鲶鱼口石室洞中盘坐在两个柴垛上准备羽化。柴垛熊熊燃烧,突然天降倾盆大雨,柴垛被山涧的洪水冲至赤松溪中顺流而下,漂至二仙桥下时被桥墩及木莲藤缠绕而搁住。二仙桥原是黄初平兄弟为了方便溪两岸百姓而造的。因此村民发现兄弟俩的尸体时,为感念二仙普济劝善、为民造桥的恩德,村民就从溪中将两具仙体捞起,埋葬于桥头的小山坡上。并在墓地上建起了“二皇君祠”,洞中塑起了二仙的神像。黄初平披黄袍,黄初起披蓝袍。当地人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是:“这个陵墓绝对不能动。”后来村民们又在原一开三间的古二皇君祠的二仙墓后建起了新的祠堂。在二仙墓上竖有一石碑,刻有《黄大仙志略》一文。
“村民为纪念黄大仙兄弟,遂把桥称为二仙桥,把桥东桥西方圆几里的范围也叫二仙桥,这就是二仙桥的来历。当年老人说的那块碑,我1984年搞地名志调查的时候,还曾看到过。现在已经没了,不知道到哪了?”说到墓碑,马骏的嗓音都响了起来,惋惜之情难以言表。
“那时从盘前到仙桥要经过赤松宫,大约在后半学期的时候,因为造山口冯水库,需要拆掉赤松宫。我们在上学放学来来回回的路上,听到许多传闻。有一次听说拆房师傅从赤松宫地下挖出了一缸缸铜钱。那时候,铜钱在孩子的眼里差不多就代表宝藏了。想看看的念头非常强烈,此时正好一个拆房师傅从我们身边经过,当问及铜钱之事时,那位师傅就亮出手中两枚铜钱,神秘地说确有此事。我记得那铜钱还是锃亮锃亮的。赤松宫的铜钱既稀罕又神秘,这样就加深了对黄大仙的印象。”后来马骏继续求学,随后参军。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骏到当时的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因为工作关系,再次回到二仙桥调查。于是与黄大仙传说有了更深地接触。就在这个时候,我正式开始收集研究大仙传说。”
1993年,马骏克服重重困难收集创作的26个黄大仙故事终于结集出版,书名为《黄大仙传奇》。1996年,赤松黄大仙祖宫建成,其中的26幅壁画,就是根据马骏的《黄大仙传奇》绘制的。
“很幸运的是,根据《黄大仙传奇》改变的婺剧《黄大仙传说》,在浙江省第十届戏曲节上荣获6个金奖”。
申遗之路有惊无险
据史料记载,上溯约360年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溯约800年至宋·倪守约《金华山赤松山志》、上溯约1200年至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一直上溯约1700年至晋·葛洪《神仙传》《抱扑子》,悠悠史鉴,名倾海内外的黄大仙是同金华山一起名载典籍的。
俗话说:“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善。”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好事做多了,就会受到百姓的赞颂和崇拜,后人感其恩德,于是立祠祭拜,久而久之,将他神化了,就成了“灵验”的神仙,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黄大仙也可说是其中的一位。《中国人民大辞典》第1232页(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有关条目中记载:“黄初平(汉)。丹溪人。一作皇初平。年十五。牧羊。遇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能叱石成羊。后仙去。”这一记载,说明黄初平确有其人,并且是汉代人。 《金华府志》二十二卷《仙释》记载:黄大仙,名初平,东晋金华兰溪人,自幼牧羊,十五岁遇道士,引至金华北山石室修炼,以茯苓、茶叶、山泉,充饥解渴,终得仙道。其兄初起寻之四十年遇道士,引入山中相见,问羊安在。其弟对洞外之石叱之,皆成羊。后,黄大仙云游各地,做了许多佑福平安,普济劝善的好事,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万能之神。
黄大仙与其传说是金华一笔宝贵财富。2006年11月,经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与专家委员会审定,金华市公示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大仙传说”名列其中。2007年8月,“黄大仙传说”走上“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
“申遗的条件有这样几个,其一是黄大仙传说的历史因素,包括历史记载资料,在一定区域的流传程度。这一点好办,经过几年的收集与挖掘,相关资料都比较齐全;其二在国外的影响程度。这个也不发愁,因为据了解,黄大仙传入广州、香港后,逐渐向东南亚、欧美华人圈扩散,成为在海外华人地区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普济劝善,助人为乐’的偶像。现作为金华分迹的广州、香港、澳门、纽约、渥太华、悉尼等30多个海内外黄大仙道观一直香火鼎盛,信徒数以千万计,仅在香港就有400多万黄大仙信徒。”
然而去年3月北京来的一个电话着实让马骏有点心慌。电话里说上报资料里还欠缺一块内容,那就是“黄大仙传说”的讲述者与传承人的相关情况。另外还缺少一些遗迹的照片。希望这些资料能在三天之内补齐送到北京。
“那三天的确非常紧张,像打仗一样。我与双龙旅游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先是寻找大仙传说的讲述者。在我记忆里那都是一些老人,没有多少文化,讲故事却很好听。不过这样的老人也不多了,我们回到我的老家盘前与周边村,走家串户了解当年那些能说会道的老人的情况。终于打听到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住在金东区赤松镇的山中。只可惜老人耳聋眼花了,费了很大劲才让他知道我们的来意。老人见说采访他,很高兴,最终得到了我们需要的资料。”
给现存遗迹拍照让马骏做了三天的苦力与清道夫。“很多遗迹都是杂草丛生了,要拍照根本没路可走。我们拿着柴刀与荆棘作战。那几天刚好下雨,所以下山回家,脏得真像野人一样。不过如愿拍了‘背孩成仙’、‘初平出道’、‘撞石升仙’等遗迹照片和讲述人付讨饭、赵祖庆等照片。终于完成了遗迹资料的补缺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不过也很快乐。感觉为宣传黄大仙文化做了些努力,很有成就感。”
申遗之路有惊无险,在双龙风景区管委会领导等多方努力下,去年6月12日,黄大仙传说终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仙”就是一种文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认为,这个‘仙’字就是文化。一座山有水有树有风景还不够,还得有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就缺少灵魂。这个文化就包括传说故事与宗教文化。”研究了这么多年的黄大仙,马骏这样理解“山”与“仙”的关系。
据了解,现在社会上对黄大仙有两种认识。一是黄初平是传说人物还是历史人物,如果只是传说人物,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扬黄大仙文化。二是认为信奉黄大仙有迷信色彩,应该加以限制。马骏认为,这是认识上的两个误区。黄大仙羽化成仙自然是一种传说,但是自晋代以来人民群众崇敬、信仰黄大仙,歌颂、宣扬黄大仙,创造了具有鲜明人民性的黄大仙文化。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社会现象。黄大仙文化是金华特有的深厚的区域文化,是金华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有其研究、开发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黄大仙信仰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广泛的空间不断地发展?什么是黄大仙文化的精髓?“据我了解,内地群众与港澳地区、外国人士祭拜黄大仙时的心态不一样。我们这边是今天点燃三根清香拜一拜,明天就想发大财。而港澳地区更侧重于积善德、扶危济困等观念,他们祭拜黄大仙并不只求自己发财,而是求黄大仙庇护众生人。其实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譬如做生意,只有众人生活都提高了,你生意也才能相应做得大。所以我觉得我们内地人祭拜黄大仙时的思想境界不高,只想着自己不想他人。”
黄大仙文化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比较清醒地看到个人与社会的共生互属关系,反对个人脱离社会,不能从一己之私利出发,不能为一己之“得”而对他人施利或加害;它要求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反对奢侈浪费;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等。因而,以和谐、和平、和睦,天人合一为特色的中华道家文化不但对中国的影响极。马骏认为这些是道家文化的精髓,也是黄大仙文化的精髓。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道家文化,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掘其时代价值,以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记者以为如何提升黄大仙旅游品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是我们所要思考的。
“几年下来,我们在上级部门领导下,基本上将黄大仙的生平历史搞清楚,基本上把历代记载黄初平的史料收集齐全。在黄大仙旅游开发方面,形成一定的规划与思路,譬如如何将赤松与鹿田的资源融合;如何恢复黄大仙的古迹;如何建设黄大仙生平风景线,我们还准备建一座88米高的黄大仙石像。”说起这些,马骏的两眼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