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龙桥集镇西南角,有一个新昌桥村,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南一公里是著名的洞山,上面有座古老的洞山塔,自明代万历年间建造以来传承了400多年的历史和人文典故;白沙溪经洞山穿村而过,造就了新昌桥、瓦灶头两个自然村隔溪相望的美妙意境。
“我们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出‘秀才’。改革开放30年间,村里先后考取了160多名大专以上学生,其中硕士6名,博士2人,是赫赫有名的‘状元村’。”新昌桥村支部书记郑炳良告诉记者。
8月18日,带着满腹的好奇,记者慕名走访了“状元村”———新昌桥村。
80年代:智力投资观念展露
80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工作包分配,住房包分配,但是能够上大学的,不仅成绩要特别拔尖,家庭的教育观念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是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考上大学才有出息,如果不是母亲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从上海回来看望母亲的徐锡金说,“当下风靡一时的智力投资观念在我们村80年代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徐锡金是新昌桥村80年代的大学生,如今在上海经营着一家纺织公司。2000年,村里要修进村大道,他毫不犹豫地捐款2万元;2001年、2002年,他连续两年慰问村里老人,向村里2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元的慰问金。
“他不仅为村里做出了重大贡献,还改变了村里早期的智力投资观念。”村支书郑炳良说。
90年代:信念支撑达成理想
齐恒,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在北京市消防局工作。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并不多见,肯定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好。”记者问。
“不是的,我上小学时成绩特别差,还留过级,是我母亲坚持不懈地教导我,让我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之后,我的成绩才好起来。”
“你母亲很不容易啊。”
“是的,为了供我上学,我母亲吃了很多苦。我刚上高中时,父亲就出了车祸,没撑多久就过世了,是我母亲一个人培养我。那时候,我母亲一边开杂货店,一边做缝纫活,每天都要做到凌晨3点钟,早晨6点又要起床了,而且进货、送货都是她自己一个人,现在回想当初她用那单薄的身子拖着装满货物的三轮车的情形,我都觉得很辛酸。”
“你母亲培养子女的信念真是坚定。”
“是的,正是她坚定的信念,鼓励着我学到现在。”
21世纪:就算贷款也要上学!
谈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村民傅喜宁很是自豪。女儿傅月秋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机金属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在国内一家导弹研究院工作;儿子傅勇2007年毕业于浙江司法警官学院,现在浙江省第五监狱工作。“现在两个人都出息了,但是当初两个人可都是贷款上的学。”傅喜宁说。
自上大学以来,傅月秋就开始准备考研,因为这是她的梦想。但是,当她读大四那年,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时,她却犹豫了。因为当年弟弟傅勇也考上了大学,对于一个年收入不到一万的家庭来说,要供两个大学生上学只是个奢望。然而,傅喜宁却坚决地说:“不管考不考得上,考了再说。钱的事,你不用愁,爸爸会帮你解决!”
“为了供孩子们上学,我总共贷了10万元钱,现在还有1万多没还呢。”说起自己的外债,傅喜宁非但没有烦恼,反而是一脸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