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至1981年上半年,全县农村陆续出现多种形式责任制,东片区乡部分生产队,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1981年9月,县委组织社区书记和县机关干部共216人,到东孝、汤溪、外畈3个公社和蒋堂公社开化大队搞以土地公有为特征,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统分结合的联产承包制试点。10月全面展开,年度基本普及。土地承包方法多数按人口和劳动力比例计算到户,承包期暂定3年,同时对多种经营责任制作相应的完善工作。是年,全县农业获得全面大丰收。
1983年9月,全县进行完善农田承包责任制工作。承包期统一延至1990年,承包土地按“大稳定、小调整”原则作了调整。是年,全县有10197户转包土地15296亩,占耕地总面积2.0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单一的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出现一批专业户兴办种植场、养殖场和家庭工厂,发展一批“自愿结合、自主经营”的新经济联合体。农民经济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1984年有各种专业户18527户,新经济联合体1424个,参加农户8500户。1985年,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商业、运输、建筑、服务业的劳力占全县农村劳办总数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