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起码的必需品,但是在旧社会,贫苦人家却穿得十分寒酸。
在我孩提时,一年只穿一双布鞋,穿这双新布鞋,还要在每年除夕夜,晚上洗好脚后才可穿上。我穿着这双新布鞋,正月初二、初三跟父亲一道去姑母家拜年(因外公、外婆、舅舅、早已去世,姑母是唯一的亲戚),过了元宵节,就要将它脱下来,洗干净后放起来,然后换上旧布鞋。小时候,基本上赤脚过日子。冬天遇上下雪天,脚上包一片棕片,穿上由祖父遗留下来的一双破靴;有时自己动手,用一块木板钉成一双木屐,在夏天或下雨天时用。
我十一岁读小学时,母亲给我买了一双黑色低帮力士鞋,我穿着高兴极了。后因抗日战争,家庭生活更加困难,我只得失学在家。我上山砍柴时,到高山、远山穿草鞋,低山、近山、田间劳动总是赤脚。脚底板茧厚似铜钱,夏天不怕地气烫,冬天不怕地气寒,也不怕荆棘乱石。
五十年代初,参加革命工作后,因当时经济条件差,我花三块钱在旧货摊上买来一双旧皮鞋,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没法穿了。后来又买了一双解放鞋,平时舍不得穿它,去县里开会或外出参观时才穿。我在琅琊地区工作时,有一次下乡到银坑村,接到县委通知,要参加全县干部大会。银坑离汤溪约90余华里,那时没公路,没汽车,清晨我穿上草鞋出发,下午三时左右赶到县里参加干部大会。到七十年代初,已经流行塑料鞋。组织上调我到金华市第五中学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时,脚上穿的仍是一双布鞋。到了下乡学农时,同样还穿上草鞋,与师生们一起参加劳动。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解放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现在我们祖国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在当今生活中,就以穿鞋子来说,春秋有皮鞋,夏天有凉鞋,冬天有保暖鞋,雨天有雨鞋,参加劳动有解放鞋,房间有专用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