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的一个人,就这样走了
———追忆白龙桥镇已故干部陈祝成
陈祝成,生于1956年2月22日,大专文化,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逝世前任白龙桥管理处文书。1992年至2006年,陈祝成曾担任白龙桥镇人武部副部长,曾在临江、古方、让长、白龙桥四个管理处工作过,担任过临江、古方管理处总支委员。35年来,陈祝成在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论是在部队服兵役、从事农业生产还是参加青年工作队,陈祝成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农村工作。工作期间,因工作扎实,业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耐心、勤恳,只要群众有需要,他都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善良、真诚,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眼中,他既是一头任劳任怨、勤奋务实的“老黄牛”,又是大家尊敬的“好搭档”。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值壮年的他,会悄无声息地突然离去。10月9日,白龙桥镇200多名镇、村干部默默地送别他们的好同事、好干部———陈祝成。
去年3月,陈祝成不幸查出患有淋巴癌,今年9月29日去世。

同事: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多好的一个人啊,就这样走了,太可惜了。”每次提到陈祝成,白龙桥镇计生办主任金志仙总是心痛不已。金志仙既是陈祝成的邻居,又与陈祝成共事多年。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冬天,那个经常深夜11点骑着摩托车去让长村做征地工作的陈祝成。当年,浙赣铁路复线需要征地,涉及该镇让长、清塘下等村庄。金志仙和陈祝成分到一个组。而陈祝成在当地村民中的口碑很好,他个人的工作能力也特别强。“有他在,我们工作顺利多了。”金志仙说。
“陈祝成是一个难得的好同志。”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徐爱娟说,因为工作业绩突出,陈祝成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对待群众和谒可亲,遇有同事在工作或生活上有困难时,总是热情地给予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年3月,老陈不幸查出患了淋巴癌,每次化疗回来,他都在第一时间赶回来上班,说镇里工作太多,他不能休息。”每次看到陈祝成拖着瘦弱的病躯来上班,徐爱娟都特别的心疼,更为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而感动。今年,陈祝成的病情恶化,但他在病床上仍然念念不忘管理处的工作。有一次,徐爱娟和白龙桥管理处总支书记程增发去医院看望他,而陈祝成一看到他们来就内疚地说:“真不好意思,你们这么忙还来看我,等身体稍微好一点,我马上就回去上班。”听到这句话,徐爱娟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提到陈祝成,白龙桥镇让长村村支书滕永坚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耐心、实在、细致,做群众工作勤勤恳恳。2004年到2006年,陈祝成担任白龙桥镇人武部副部长,同时担任让长村的联村干部,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情。“他做工作特别细致。”让长村民兵连长滕少锋说,有一次,民兵预备役部队要到兰溪去参加高炮演习,出发前,陈祝成花了两天时间彻底检查了设备,还睡在仓库看守设备,以防出现意外。“而且每次镇里有什么紧急情况,他都身先士卒。抗洪跑在最前面的是他,工厂出现事故,最先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区救灾的也是他。”滕少锋说,“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群众:我们就爱听老陈的话
“虽然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每件事情,他都会尽其所能做到最好。”让长村村干部滕瑞渊说。正因如此,陈祝成深受村民爱戴,村里有解决不了难题和难事,到他手里总能迎刃而解。
村民滕健成是个倔脾气的人,村里要征用土地,由于对一些政策不是很了解,滕健成一直不同意签订拆迁协议,很多镇干部去和他谈,他都不接受。陈祝成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做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沟通,滕健成才同意征地。滕健成说,对于征用土地搞建设,我们都是支持的。“只是我一直都没能弄清楚这地到底要怎么征,有些政策不太懂,所以一直不同意。”滕健成说,陈祝成上门后,主动跟他交朋友,不厌其烦地向他讲解征用土地的原因和手续,并帮他一起谋划出路。“老陈说得入情入理,他们的话我听得进。”滕健成说。
让长村的低保户唐季芬不会忘记,在她处于失去丈夫、失去工作,还要抚养两个上学的女儿,举步艰难时,是陈祝成帮她申请了低保,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他就是这样,很会帮助人,会为村民考虑,所以,他的话我们都爱听。”唐季芬说。
女儿:我和父亲相聚的时间很少
见到陈祝成的女儿陈骞是在一个中午。她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左手臂上别着一个黑底翻白的“孝”字,让人感到她和父亲陈祝成深厚的父女情谊。
陈骞说她真不孝,都没好好地陪过父亲,她说,她和父亲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很少见面。陈祝成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吃完饭就去上班,这时陈骞还没起床;晚上十点,陈骞已经睡着了,陈祝成却还没回家。“特别是上初中时,我住校,本来在家时间就少,有时候甚至一个月也没见过父亲。”
“我和父亲在一起时间最多的就是他住院那段日子了。”陈骞说。当得知自己患了淋巴癌,为了不让女儿伤心,陈祝成一直瞒着女儿。直到今年7月,陈骞大学毕业回到家才知道父亲病情恶化,就一直在医院陪着父亲。
在陈骞的房间,我看到一张他们全家的合影。那是一张大雪初晴后拍的,雪地上一片白茫茫,树枝上也挂满了白雪,陈祝成一家三口站在挂满白雪的灌木后面幸福地笑着,小陈骞幸福地依偎在父母中间。“这是98年拍的的一家合影照,那时我才十四五岁,也是我们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说到这里,陈骞已止不住哭了出来。
“我和父亲最快乐的时间就是一起包饺子。”陈骞说,每年正月初二、初三,他们一家都会聚在家里,母亲擀面,她和父亲包饺子。一边包一边比赛谁的饺子包得好。谁包得好,谁就多吃几个,谁包得不好,谁就少吃。
“每次,父亲的饺子总是包得很好,所以,我每次都会到他那里抢饺子吃。我们一边抢一边吃,总是吃得特别开心。”此时,陈骞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了当初的快乐。
“那时候,这个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现在,这一切都已不再。”说到这里,陈骞擦着红肿的眼眶,“我会永远怀念我的父亲,虽然他陪我的时间少,但在我心中,他是最好的父亲。”
后记:虽然没见过生前的陈祝成本人,但是数天的采访,他的形象渐渐在我脑中清晰起来。真诚、善良、肯干、能力强、有决心、有毅力……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谈到他,人们总是这样说。我想,这样一个人的逝去,必定会让很多人感到惋惜,但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永远怀念老陈,永远记得这名普普通通的乡镇干部,在推动白龙桥镇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