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社会

婺城区庆元宵坐唱班擂台赛侧记

2010-03-01 09:56:4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孙武斌 方晟 文/摄

  坐唱班里看大戏

  ———婺城区庆元宵坐唱班擂台赛侧记

 

  握惯了锄头种庄稼的农民兄弟,如今操起了二胡、唢呐、锣、鼓这些“土”乐器,开始了他们吹拉弹唱的快乐生活。2月26日下午,“激情婺城”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二———婺城区庆元宵坐唱班擂台赛在白龙桥镇天姆山村大礼堂拉开帷幕。12个乡镇街道的13支队伍展开了一场精彩的PK秀。

  “真是比过年还热闹呀!”舞台下,很多从各地赶来的村民正喜滋滋地看比赛。当天,共有近千名观众驻足观看。

  白龙桥镇代表队率先上台打头阵。这支成立于2002年的坐唱班,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比赛,他们当中最大的已是75岁高龄。当天队员们身着红黄色相间的演出服,脚蹬黑皮鞋,银发红装,英姿勃发。锣、鼓、板胡等14种乐器节奏欢快。一曲演奏完,台下评委们频频点头,观众们的掌声、叫好声一阵接一阵。“《三五七连奏》热闹喜庆,百听不厌。很多乐器都用上了,这个比赛显水平。”在台下观看的几位天姆山村村民当起了“草根”评委。

  琅琊镇的张素花是13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樊梨花”,她今年已经61岁了。这次,她和48岁的村民庄彩苏一起出演“樊梨花”。“手都会发抖。”在后台,刚刚结束演出的张素花对记者说,“还好,顺利演下来了,现在可以好好听听其他坐唱班的演奏了。切磋切磋,学学人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吹拉弹唱一般是老年人的活儿,可在比赛现场我们却看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而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白龙桥镇东俞村代表队的鼓板手方意了,表演刚刚落幕,台下观众就议论起来了。“那个小伙子敲得真好,很有气势呢,光看着就被感染了。”

  1700多人的东俞村,弹唱婺剧的传统由来已久,村里的坐唱班如今已经传到第三代了,方意就是这年轻的第三代中的一员。方意虽说才20岁,接触婺剧的日子却相当长了。他的父母都是农村剧团的演员,从小耳濡目染,对婺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后台的乐队更着迷。方意说,村里的坐唱班平时也经常聚在一块吹拉弹唱,村里的男女老少有空也都会来捧场,小的时候是看着大人们表演,现在是跟他们玩在一块,角色变了,那股兴奋劲却一直都在。

  在13支代表队中,像小方这样的年轻面孔不在少数。“他们很勤奋,很好学,也很会坚持。”雅畈镇出演“樊梨花”的村民叶林指着身边的侄女说,“她今年只有15岁,知道有比赛,她就缠着我,要参加比赛。”“主要带她来看看场面,今天这么多人看我们表演,就算不拿奖,也无憾了。”

  “现在一些年轻人也加入了农村坐唱班,很多人还挑起了大梁,参加比赛的每支队伍里都有年轻人,来比赛的有三分之一是40岁以下的。”本次“坐唱班”评委、婺剧促进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观众们看比赛看得尽兴,评委们却“发愁”了。“这十几支队伍真的是有水平的,不像是原来农村里玩玩闹闹的那种班子。”担任评委的浙江婺剧团指挥、国家一级演员姜泉清感慨地说。各支队伍水平不相上下,冠军给谁呢?经过多方商议,索性设立了五个一等奖:白龙桥镇东俞村、新狮街道、雅畈镇、竹马乡金店村、乾西乡雅宅村5支代表队荣获一等奖。评委姜泉清说:“现在农村‘坐唱班’的演奏水平与专业队伍相比,也没差多少了,比起以前‘土包子’乐队,水平大大提高了。”

  □相关知识链接

  婺剧,戏曲剧种。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州地区和杭州地区建德、淳安等县,以及江西东北部。明代末叶,这一带就已盛行高腔和昆腔。清乾隆前后又相继流入乱弹、徽戏以及滩簧、时调。这些剧种和声腔长期在这一带同班演出,相互影响,在表演艺术上渐趋接近,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秋始改称为婺剧。

  部分参赛曲目简介

  三五七

  婺剧乱弹的主要唱调之一。三五七的基调出自南方,以“三、五、七”曲唱词文字格式命名。上句为三、二、三字格,下句为二、二、三字格。也就是上句三个五个字,下句七个字。三五七曲调优美流畅,富有南方音调的阴柔之美,由于三五七情感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吸收来自北方的二凡共同组合。二凡的曲调高亢激昂,具有阳刚之气,它的唱词为十字句,过门较自由,演唱容易发挥,二者相辅相成,这是乱弹早期的一次较大的横向借鉴,从而具有了一柔一刚的二个主要唱调,构成了较完整的腔调。

  樊梨花守寒江统领三军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樊梨花守寒江统领三军》是《三请梨花》选段。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比,樊梨花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在讲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说的是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丁山前去征讨。所有关于樊梨花的传说便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

责任编辑:施川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