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西南的塔石乡,坐落于仙霞岭山脉的连绵群山中。这里四季分明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而植被茂盛。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八百年前,祖辈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化早而积淀厚,塔石无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塔石人民勤劳朴实,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与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我们认为,这种种一切,共同参与构成了八婺文化大版图中的有机部分,同样是值得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塔石乡的文化建设搭上了快班车,党政与民间组织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三月三文化节等,具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色,推动了区域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从塔石出去的文艺家们也在各自的岗位创作了许多精彩的作品,影响广泛,对于扩大塔石知名度、传播家乡文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今时代发展速度之迅猛,用一日千里似已不足以形容。塔石地处偏远山区,与外界间隔,虽说1949年后几十年的宣传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仍是多数村落的存在状态。说这里是“桃花源”,并非单纯的文学性描述,在建制沿革中,确有一个时期塔石为“桃源乡”所在地。在这种相对封闭与孤立的情况下,塔石的文化也就具备相当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只有当新时期之后,信息时代的到来,才使这种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塔石仿佛在一夜之间由鸡蛋变成了小鸡。受现代物质、现代传播、现代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生活生产方式与风俗文化面临着瓦解与崩溃的命运。不说别的,因为普通话教育的推广,加上许多家长把子弟送进城市学校,现在会说塔石话的小孩呈逐年递减之势,更不用说会“讲故”(讲故事)的老人了———随着老一代的渐渐离世,孩子们想要听地道的塔石故事,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了。鉴于这种种因素,为了使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至彻底失传,用书面的形式,对咱们家乡的民俗文化(包括方言)进行哪怕是挂一漏万的凝固和传播、同时对这里的新兴文化进行记录与弘扬,就变得非常迫切。应该说,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和义务。在全乡部分群众、文艺工作者的支持参与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这本旨在弘扬塔石文化的专集《塔石文脉》,终于得以在新一届“三月三文化节”来临之前面世。
这个专集,是有史以来第一本塔石文化之总结,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当地民俗文化与当代创作。它的编辑出版,对于传承、研究、了解塔石区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成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动力来源。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市领导杨守春、钱世茂、林一心和家乡的老干部们分别为本书题词、创作书法作品,区领导张菲菲、傅关福多次过问本书的编排出版事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谨将此书献给一切热爱生活、关心新农村建设的人们!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