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符合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条件的人数是9153人,截至6月18日,已申请参保人数6456人,参保比例达70%。其中,45(不含)~60周岁人员4097人,参保3986人,参保比例为97.30%。”这一串数字来自婺城区琅琊镇,在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该镇针对“居保”参保工作,交出了这份漂亮的答卷。
发动村民参加“居保”难不难?
对于这个问题,琅琊镇负责“居保”参保业务的老华认为: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反复培训,教出精通业务的代办员
老华说:“难就难在政策的宣传上。”目前,琅琊镇有30个行政村和1个集体户,经过排查后确定符合参保条件者9153人,要发动他们参保,必须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居保”政策。
为了“化解”这个难点,琅琊镇在5月28日正式铺开“居保”参保工作时,首先召集各村书记、主任作动员大会,然后马上组织各村“居保”代办员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老华发现,各村“居保”代办员多由村老会计兼任。这些人因年纪较大,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速度比较慢。培训结束后,老华立即就此情况向镇领导作了汇报,经过镇里的讨论,最终决定:将“居保”政策的主要内容重新进行整理,以更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写一份“告知”,发放到每一个行政村,以此巩固“老会计们”的理解,避免出现政策宣传的错、漏情况。
此后,又经过一周的政策宣传,琅琊镇再次召集各村“居保”代办员,针对前一周老百姓咨询的热点问题进行再次培训,确保每一位“居保”代办员对政策的深入了解。
挨家挨户宣传,确保人人明白政策
在加强“居保”代办员培训的同时,琅琊镇还要求各村将“居保”政策告知每一位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各村都积极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大会,运用大家的力量,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将“居保”政策迅速传播开来。
当然,对于在家务农的村民来说,“居保”政策的接收渠道比较广,加上村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根本不会出现“漏网之鱼”。但对于外出经商、打工的村民,又应该如何确保政策宣传到位呢?对于这部分人,琅琊镇对各村的要求是:通过电话宣传政策,而且打电话时,必须有其他村干部在场,证明确实和在外村民取得了联系并作了“居保”政策宣传。
琅琊镇浩仁村的项林富今年45周岁,夫妻两人都在昆明打工。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10多天前,他接到村里老会计(兼“居保”代办员)的电话,向他讲述了“居保”政策。他当时觉得这个政策非常好,想参保又担心老会计所说的情况不准确,所以挂断电话后,他立即给村书记打电话进行咨询。村书记在电话里又向他详细讲述了“居保”的参保和享受政策,说法和老会计一模一样。这下,项林富放心了,在电话里委托村书记为他和妻子都申请参加“居保”。项林富说:“(居保)这个保险非常好,村里的干部也很尽职,连我这样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没忘记。更让我省心的是,村书记一听我要参保,主动表示先为我和妻子垫付第一年的保险费用,真的要谢谢他!”
做好宣传和服务,“居保”工作很容易
除了做好宣传工作,琅琊镇还积极搞好参保服务工作。根据规定,“居保”的保险费用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存折扣取,费用由参保人自行前往邮政储蓄银行存储。可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网点并不多,而对于不少年老村民来说,到城区一趟很不容易。为此,琅琊镇要求各村“居保”代办员代收保用,统一到银行办理存款手续费,减少了村民的麻烦。
如今,琅琊镇的“居保”参保工作已经进入扫尾阶段,面对一连串出色的参保数据,老华笑了:“这就是‘居保’业务容易的地方。因为居保’是自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之后,又一项非常大的惠民政策。因此,只要老百姓真正了解到参加‘居保’的好处,就一定能把‘要求他参保’变成现在的‘我要参保’了。”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