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种粮版图”
——记“个协杯”创业自强奖获得者丰群飞
“今年,我要把粮食种到吉林去、种到江西去,把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带到全国去,让全国抛荒地都产生效益,为农民带来财富。今年我的销售目标是达到1个亿。”这是今年年初,记者亲耳聆听到一位农民的豪言壮语。这个农民叫丰群飞,金华市汤溪镇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社长。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丰群飞和他的合作社,你会发现不下百条的新闻网页。中央电视台七套、二套节目专题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省长吕祖善、现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时任副省长)到合作社考察;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科学创业创新十佳典范;温州、绍兴等地农户纷纷前来参观取经……缘何一个小小的合作社能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带领千家万户共同致富”是其关键词。
丰群飞的豪言壮语是有背景的。去年,丰群飞的种粮“连锁超市”有了首家加盟店。在江西省德兴市香屯镇,他承包了当地2000多亩土地,建起了省外首个“群飞”基地,在尝到甜头后,丰群飞还准备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和吉林省榆树市建两个上万亩的粮食基地,从曾经的拖拉机手到立志开全国种粮超市,丰群飞用农民的朴实和勤劳,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今年年初,丰群飞飞往吉林考察种粮基地。在吉林省榆树市,当地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接见了丰群飞,陪他查看了当地的种粮情况,并当场允诺了一系列种粮的优惠条件。“肥沃的黑土地,一家就有近200亩的土地,确实是种粮的好地方。”丰群飞告诉记者,“在黑土地上,种‘群飞’牌大米,我的种粮事业开始北上征程。1万亩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种2万亩、3万亩。”
北上找地,南下找田。说到走出去种粮的经历,丰群飞自言收获颇丰,合作社不光赚回了钱,还积累了出去种粮的经验。他说,走出去后,视野变开阔了,发现外面的天地真的很宽广,每到一处,当地政府都很重视,允诺兑现了一系列的种粮优惠政策,这也让他坚定了南下北上开拓种粮版图的信心。
10多岁就在家务农的丰群飞,使他看起来特别壮实,显得十分老成。他回忆说,那时知道用拖拉机耕地快,但是买台拖拉机要花费好几千块钱,村里没有人敢尝试,只好用牛耕地或者人工挖地,效率很低,每天一头牛顶多能耕作2亩地,一天下来牛累、人也累,如果单凭人工挖地,效率更低,一人每天半亩都挖不完。丰群飞家里六口人,除了弟弟妹妹上学之外,其他四人都忙着干农活,没时间出去打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拮据。
“四个人干活还养不活一个家,这样的效率太低了,如果有一台拖拉机,这么点农活两个人就能干好,农闲时候还可以跑跑运输。”21岁的丰群飞凭借年轻人的闯劲,说服家里人。东拼西凑,他们家花费2000来元钱购买了村里第一台旧手扶拖拉机,丰群飞从此开始农机手生涯。
“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用拖拉机代替人工和牛耕地,丰群飞深刻感受到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
2004年,省里出台了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丰群飞看到了机遇,他联合了一批农机服务户、粮食种植大户,购置了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型耕作拖拉机和三台小型手扶拖拉机,成立了金华市群飞农机服务合作社。目前“群飞合作社”有社员107人,固定资产从2004年成立的19.4万元增加到2009的358.5万元,整整增加了17倍,这虽然算不上一个财富神话,但在低盈利的粮食生产领域至少也是一个传奇。
“自己有钱挣,那是小本事;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实现粮食增收,那才是大本事。”土地流转后,丰群飞当起了“田管家”,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他像经营超市一样经营着田地。
敢于在全国各地开辟“种粮版图”,找田种粮,原因是丰群飞和合作社的大米不愁卖。“我们的大米现在是时尚礼品”,丰群飞笑着说。今年春节期间,“群飞”牌有机大米成了市场紧俏货,价格高出普通大米5倍。
去年,合作社投入近千万元建起了大米加工厂,生产的“群飞”牌大米,刚一面世,就获得了金华市名牌称号,在杭州,1公斤大米卖到了16元,新研制出来的减肥保健有机大米,1公斤更是卖到了30元的价格。“春节前这段时间,一天的销量就达到了三四十万元,很畅销。”丰群飞说,今年把“群飞大米”卖到1个亿,是合作社的目标,更是他与社员们开辟“种粮版图”的开始。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