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社会

记婺城区安地镇卫生院副院长方献军

2010-07-29 10:04:4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通讯员 蒋士干

  贴心医生 情牵乡邻

  ——记婺城区安地镇卫生院副院长方献军

  出生在山村农民家里

  方献军1977年出生在婺城区安地镇雅干村。那里三面环山,山峰叠起,好似千秋画;那里门前溪水,清澈明净,像一条碧带。但居住在这里的山民,仅靠茶叶、毛竹为经济依托,生活水平较为贫困。特别是读书难,看病难,困扰着这里的山民,假若孩子病了,往往要赶至六十多华里外的城区就诊。抱着孩子,夏天汗水湿透衣服,冬天冻得两手发抖,孩子病好了,大人因劳累过度又病倒了,方献军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1995年的夏天,高考结束了,填报志愿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志愿的每一栏里,填报的都是医科大学。

  上海市级优秀大学毕业生

  1995年秋,方献军有幸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学生,他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在浓浓的医学学习氛围中,时刻不忘自己的志向,努力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医的道德素质。在校期间因为自身的努力,每一年度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毕业时被评为“上海市级优秀毕业生”。

  1998年秋,方献军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他没有忘记山区群众看病难的情景,走出校门就奔向自己家乡的医院——安地镇卫生院,当上一名内儿科医生,一晃就是十二个年头。每年除了两天的春节假日,他都住在医院的职工宿舍,无论什么时候,遇上疑难杂症、急诊抢救的,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地参加会诊、抢救。作为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方献军时刻关注医疗质量,近些年来该院无一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年接诊6000多

  人次的病人

  在方献军心里感到最幸福的是能为家乡父老服务,感到最珍贵的是能得到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尽管同窗好友,无论是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都超过了他,但丝毫没有动摇过他为山区群众服务的心。

  方献军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安地镇郑一村农民孔秋姣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每到冬春季节,气温突变时,就会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胸闷气急、面色发绀等症状发作。以往病情一发作,孔秋姣就上市区大医院住院治疗,花费动辄上万元。近五年来,孔秋姣选择在安地镇卫生院治疗,其效果与大医院相差无几,而且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更优惠的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政策,费用仅大医院的三分之一。

  箬阳乡琴坛村村民廖新法,多年前患有“肺结核”,治愈后其病患发展为“慢阻肺、肺心病”,而且症状逐年的加重。多年来,廖新法辗转于市区多家大小医院,病情始终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每年治病的花费都有二三万元。五年前,他来安地镇卫生院诊治,治疗一周左右后,病情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直至出院,负担的费用还不足一千元。还有一次,因为气温突变,廖新法的病情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的恶化,送入卫生院时已经生命垂危。他的家属都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放弃抢救。在安地镇卫生院的积极救治下,患者脱离了危险,而且经过不到一周的治疗,逐步地康复起来。

  由于方献军工作兢兢业业,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刻刻将患者作为自己的亲人,同时也博得广大群众的赞扬,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达到6000多人次。

  一切将病人至上

  方献军说,农村的全科医生,不等于全能医生,更不等于万能医生。有一次安地镇蒋里村的一位村民,因“眩晕”就诊,经过细致检查,对症治疗后,该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方献军就立即动员病人家属转送到上级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小脑出血”。当时若不及时转院,随时可危及生命。

  方献军认为,基层卫生院因各种条件有限,能够及时地转诊那些凭自身能力不能解决的患者,对于患者和安全医疗都至关重要,丝毫不能为了个人和小集体的私利,而耽误病人的病情,这是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

责任编辑:施川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