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全区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5个,入社社员344户。借款主要用于发展种养产业,户年均增收1200元以上
日前,箬阳乡箬阳村村民余茂湖不再为借不到钱而发愁了,原来,他从村里“领出”了1.5万元资金,准备用来改良蔬果、茶叶种植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以前家里就靠种几亩玉米和茶叶过活,经济效益不是很好,先前早就打算种些水果和白茶,就是苦于没有资金。现在好了,这笔钱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余茂湖说。
据悉,箬阳乡地处山高僻远,距离市区50多公里,村民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且农产品的种植品种大多老化单一,有的农户想改变种植模式,但资金短缺问题又成了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从去年开始,婺城区扶贫办对箬阳村等五个低收入集中村实行了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工作,村民们以户为单位,坚持自愿、规范、惠民的原则,一次性交纳1000元的入社互助金,再加上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这笔资金就成了村民的互助金供大家日后借用。在具体操作上,资金互助社不向入社社员外的村民放款,放款的目的仅限于农业生产要求,采取封闭运行模式,同时按商业经营规则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以前箬阳乡的农户向银行申请贷款,要跑到30公里外的安地镇,来去路远,申请贷款又常遇到门槛高、程序复杂、放贷时间长等问题,因此农户大多选择向亲戚好友借。而资金互助社采用村小组联保的形式进行信用借款,简单方便,满足了农户生产资金需求,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箬阳乡乡长张时达说,箬阳村共有188户农户,目前已有101户自愿加入资金互助社,加上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共筹得资金互助社资本金30余万元,如今还有不少农户积极地要求入社。
资金互助社缓解了低收入农户的融资难题,而享受了实惠的农户们表示,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互助金的总量能够壮大,借款期限也能有所延长,而这正是相关部门正在努力的。婺城区农办主任倪玉奎说,山区农民想要发展经济,资金问题是最大“瓶颈”,资金互助社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下一步,将向上级部门建议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并根据借款用途进行分类指导,依据生产周期科学合理地制定借款期限,使资金互助社的效用发挥最大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婺城区积极发展资金互助社,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山区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加快了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截至8月底,全区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5个,入社社员344户,政府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吸纳农户入股金31.3万元,累计社员借款103户,共计89万元,已收回借款本金37.3万元,社员借款到期还款率达100%,目前借款余额51.7万元。借款主要用于发展种养产业,户年均增收1200元以上。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