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婺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年回顾
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千万家庭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新婺城区成立10年来,我区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中心,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优势和作用,不辞辛劳、勇于探索、无私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信赖、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誉,成为婺城各级党委政府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方面的得力助手和参谋。
10年来,区关工委立足婺城实际,从抓组织网络、夯实基础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组织发动“五老”,积极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使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达到了有健全的关工委组织,有一支热心的“五老”队伍、有比较规范的各项制度、有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有比较显著工作实效的“五有”标准,并不断向“五好”的高水平关工事业迈进。
立足基层,夯实基础,狠抓组织网络建设
“10年来,我们始终把基层组织机构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因为,只有建立健全关工委组织机构,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是青少年和‘五老’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婺城区关工委主任黄海根说,区委区政府非常关注我区关工事业的发展,2005年初,对区关工委领导班子和全区22个乡镇、街道关工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和充实,加强了领导力量。同时,在区政法委、农林局、卫生局、团委和妇联都相继成立了关工委。在此基础上,区关工委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基层,分别在红湖路社区和白龙桥镇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推广两地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了城市社区和农村关工委组织机构的建设。到该年10月底,全区46个社区,55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关工委,加上教育系统已经组建的66个关工委,目前全区共有695个基层关工委,实现了从区到社区、行政村、各中小学校关工委组织网络健全,上下联系畅通。
2008年3月,婺城区18个乡镇进行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过程中,区关工委在协调配合各乡镇完成村级组织配套工作的同时,注意配好配强农村关工班子的人选,继续村关工委同老年协会、老年体协等组织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操作模式。
发动“五老”,培养骨干,积极壮大关工工作队伍
10年来,广大关心下一代的“五老”们把大量精力和深厚爱心倾注到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以坚强的党性、高尚的品格、优良的作风,直接教育、熏陶了广大青少年,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楷模,做到了让“老一辈”传承、关爱、引导、保护“下一代”,让“下一代”尊敬、爱戴、学习、继承“老一辈”,实现了老少互勉、老少共进,推动了青少年和老年事业的共同发展,以心陪护、擎灯照亮了青少年的成长之路。区关工委主任黄海根告诉记者,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关心下一代工作,明确指出要着力建设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要着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和关注关工委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为此,我区各级关工委通过走访“五老”,动员他们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中来。据统计,2005年全区“五老”有7610人,骨干有1878人。2006年,有2658名“五老”骨干直接在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中参与工作。到了2007年,“五老”骨干达2848人。区关工委还建立起“五老”人员登记制度,以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人员管理动态化、规范化。
在此基础上,区关工委从2007年初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各基层关工委加强队伍建设,以发挥“五老”专长为抓手,将“五老”兴趣、爱好和教育青少年活动作为结合点,达到老少共建、老少和谐的目标。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区关工委通过与多家部门、单位联合,积极穿针引线,建立了相应的以退休教师为主的“红烛艺术团”,以老专家、老技师为主的“科技宣讲团”,以老教师、老干部为主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以公、检、法、司、妇、团多部门在职干部和退二线老同志为主的“失足青少年帮教团”,成员近一百人,年活动一百多场次,受益青少年达一万人。多年来,这些有专长、有热心、肯奉献的“五老”常年活跃在婺城大地,为谱写“两创三帮”的和谐之曲奏出动人的旋律。
因势利导创新载体 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各级关工委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和任务,也是关工委生命力的体现。”区关工委主任黄海根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是一个有领导、有组织、有思想、有目标的特殊群众团体,同时又把它定位为有专长、有作为的工作组织。据了解,近年来,婺城区关工委始终坚持一手抓基础、一手抓活动,并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为方针,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我区实际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做到运筹在前、准备充分,开展了多项有益于未成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05年初,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发动120余名离退休教师组成60个宣讲团,深入到全区58所中小学校进行150多场宣讲、137场文艺演出、63场抗战歌曲演唱会,受教育人数达41000多人。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区关工委组织离退休教师开展宣讲活动,编印了“学习宣讲建党85周年参考资料”300多册,集中培训126名宣讲员,走进课堂,进行了71场宣讲,图片展11场,受教育学生18700名,使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
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对青少年开展以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区关工委围绕时代主旋律,积极开展了“四好”教育和“两创三帮”活动。2006年3月,区关工委对全区青少年开展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年在五四青年节前后,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争做文明好少年”演讲比赛,掀起了全区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高潮。区关工委抓住有利时机,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以“敬老孝亲”为重点的“四好”教育,65所学校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了大范围的“学孝、知孝、行孝”主题教育活动,把学习、践行“荣辱观”活动引向深入。2008年,区关工委把深化“四好”教育,开展“两创三帮”活动作为六大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研究部署,区关工委决定在全区“五老”中开展关爱青少年“十个一”活动为抓手,有条不紊地将我区的青少年“四好”教育引向纵深,并利用好召开北京奥运会这个重大契机,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迎奥运、懂文明、知礼仪”宣传教育活动。
10年来,婺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做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心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今后,区关工委将发挥各种优势,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学习运用好经验、好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