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意未尽 散场人流连
——婺城区民间戏曲展演活动侧记
扇 舞
老少同堂看大戏
木偶戏
贵妃醉酒
五一假期,尽管天气晴雨不定,但丝毫没有阻挡村民们的热情。由婺城区委宣传部主办,婺城区婺剧促进会、越剧之友社、京剧联谊会、汤溪镇党委政府、寺平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婺城区民间戏曲展演活动在寺平古村中心文化广场圆满落幕。
精彩纷呈的民间戏曲展演活动举办了婺剧民间坐唱班专场,婺剧木偶戏专场,越剧专场及京剧专场。婺剧民间坐唱班上演了《三请梨花》、《僧尼会》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沙畈乡银坑村木偶剧团表演的木偶戏让我们近距离感受来自大山深处的古老艺术。京剧联谊会带来的京剧表演更让我们领略国粹的魅力……每种剧种的经典剧目竞相上演,争奇斗艳,让观众过足戏瘾,叫好不绝。
婺剧民间坐唱班
本次民间戏曲展演活动最先亮相的是大家熟悉的婺剧,婺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来自婺城区9个乡镇街道精选的坐唱班不仅上演了《三请梨花》、《父子会》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还自编了《人间赛天堂》等新的曲目。
由罗埠镇选送的《僧尼会》讲述的是小僧半空“六根未尽”,一日,趁机逃出山门,准备回家还俗。途中,遇上私逃小尼,两人一见如故,言谈之下,顿觉志同道合,为不虚度青春,订下“百年谐老”之约,成了千古佳话。演员们幽默滑稽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笑声。
虽说演员们都是业余的,演出条件也很简陋,有的连演出服装都是租的,但表演起来那股精气神丝毫不亚于剧团的专业演员,这令场下的观众掌声不断。
精彩一人木偶戏
婺剧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当地民间俗称“木头戏”,表演用的木偶高约2尺,个个栩栩如生,每只木偶会有9到11根线连接、控制每个关节,表演者拉动这些线来控制木偶,使木偶表演舞剑、搏杀、跪拜等各种特技动作。说起木偶戏也许大家会感到陌生,因为这门民间艺术在我们当地已经很少,就连今年已经85岁的戴树达老人也说以前没看过木偶戏。
演出当天,古老的百顺堂早早地被前来观看木偶戏的男女老少挤满。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一个女人同样可以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一场戏。出生在木偶戏世家的付春香从小就开始学习木偶戏表演,如今有了将近20年戏龄的她表演更加轻车熟路。戏场上的她无疑是最忙碌的人,一个人不仅要控制木偶,还要负责戏曲中的人物对话和演唱。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那百变的歌喉,“大花脸”唱腔,“花旦”唱腔,“小生”唱腔……每种唱腔都唱得那么到位以至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不是在事先已经录好了音,更有观众去后台一探究竟。结果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付春香和她的木偶戏也迅速成为这个五一假期当地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越音越韵漫古村
参与越剧表演的是来自越剧之友社的演员们。越剧之友社成立于2001年,今年刚好走过10个年头,社员也从刚开始的12人发展到100多人。靓丽潇洒的扮相,委婉流转的曲调,优美动听的唱腔,让寺平古村的人们感受到了越剧这朵奇葩的迷人魅力。金秋菊和金秋芳是一对亲姐妹,两人为我们带来的是越剧《何文秀》选段《算命》。也许是亲姐妹的缘故,两人的表演特别默契。当我们问到这对姐妹花是如何保持这种年轻状态时,她们回答:“是越剧带给她们年轻和快乐”。
越剧专场当晚,我们不得不提寺平村文艺队表演的舞蹈《悠悠寺平》,悠扬的音乐响起,古村姑娘们踮着脚尖款款走来……短短几分钟的表演无不散发着悠悠古韵,恍如隔世,犹若梦中。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场下的观众都附和着唱了起来。
国粹京韵入人心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5月2日晚,虽然天气有些阴冷,但是来观看京剧展演的观众依旧络绎不绝。演出还没开始,场内就坐满了观众,大家三个一组,五个一群,凑在一起意兴盎然地讨论着即将上演的节目。
“鬼子来了”,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让观众们笑得前俯后仰。原来由吴庆康、胡丽娟等人带来的《红灯记》选段《刑场斗争》上演了。京剧联谊会演员的精湛演技博得阵阵喝彩。当演到《贵妃醉酒》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冰冷的雨水打在身上让人不免有些寒意。台上的演员似乎并没感觉到在下雨,坚持唱完最后一句。当她走下台时,我们发现她的妆花了,嘴唇也冻得发紫,见到这一幕我们无不为之感动。
展演活动结束后,许多观众还流连忘返,意犹未尽,“真希望这种活动能够多搞一些,我还没看过瘾呢”,“五一假期能和家人在家门口一起欣赏这种传统艺术,既陶冶情操,又能团圆,感觉很温馨。”台下的观众看得过瘾,而台上的演员们同样收获颇丰。京剧演员黄越翔说:“通过举办区民间戏曲展演活动,既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促进基层戏曲票友的交流,也给广大戏曲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提升了艺术表演水平。”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