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再回首为了再出发

2012-01-02 09:46:0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胡文英(新闻部首席记者)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夜已渐深,听着姜育恒那催泪弹般的沧桑歌声,校对着即将付梓的《今日婺城》,再回首,才想起自己与新闻中心结缘三年了。人都说,记者是一个风风火火的职业,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以针砭时弊,弘扬正气……但我感受更多的是风平浪静。然而,就在这平凡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自己感动。

  三年前,埋葬了电视人的追求与梦想,我来到婺城区新闻中心,成为《今日婺城》的一名文字记者。从电视到报纸,对我而言,面对的不仅是工作环境的变化,更是工作方式的改变。不管是新闻线索的寻找、新闻的采访,还是新闻稿的写作、语言的表述,都和之前的工作存在很大的不一样。

  或怀疑,或失落,或迷茫,当各种复杂的情绪翻涌心头时,《今日婺城》的老记者们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犹记得初到新闻中心,戴老师就指导我应该怎么样去搜集新闻线索,整理线索;犹记得每写一篇新闻稿,其他同事都会指导我稿子在哪些方面不足,需要怎么改进;犹记得晚上九点半,陈主任一走出排版室,就给我打电话,说当天报纸上登的由我采写的新闻《安地镇山道村积极发展农家乐侧记》有了很大的进步。稿子很稚嫩,但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很快感受到了中心大家庭的温暖。

  掐指算来,从进新闻中心到现在,已快37个月了。在这近37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从“实习记者”到“记者”的身份转换,随着业务日渐娴熟,又让我多了种“编辑”身份。这段历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又富有满足感的过程。尽管采访、写作,每天的工作近乎机械,近乎枯燥。上班、下班,每天都在重复着8小时。然而,在机械与重复中,却不停歇地进行着对自我的改造。

  再度出发,我已有了更从容的心态和更自然的步伐。在我看来,记者很多时候都该“忘我”的,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的身体并不是为自己而生的。记者必须清楚,自己的口不是自己的,自己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往往代表着一定层面上的声音;记者的眼睛也不是自己的,记者必须练就火眼金睛,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职责;记者的耳朵不是自己的,它必须去听百姓呼声、群众疾苦;记者的鼻子不是自己的,它必须嗅到社会问题的蛛丝马迹;记者的心也不是自己的,它必须学会关爱和真心对待他人。

  我们再回首,为了再出发。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