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易卜生让娜拉离家出走之后,就不断有作家和编剧让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和女主角离家出走。1923年,鲁迅发表了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自然鲁迅是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形来说事的,最后鲁迅把答案变成了一句革命口号“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解放自己。”可是妇女真的能解放自己吗?
易卜生在《玩偶之家》留下了一个伟大的问号,娜拉也许会回来,也许真的是饿死街头,对于这个问号的解答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臆想,易卜生给了每个人一次成为编剧的机会。日本有名的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在他的经典影片《饭》里让他的女主角千代子也出走了一回,他没有留悬念,让她从自己大坂的小家出走至东京娘家,成濑手中揣着那根线,时候一到轻轻一拽,她还得回来。易卜生是未知的“前途”,而成濑是不彻底或者如张爱玲在一篇文章中所道——走!走到楼上去!都属于一种温馨的出走,从一楼走到二楼,从那黑暗之处到有光亮的地方。成濑巳喜男用自己沉默的一生,用一双悲悯的眼睛观望着这个世界的女人,再也没有像他那样懂得女人细微心理的导演了,他不愧于日本女性电影天皇的称谓。评论电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电影是拍出来让人感受的,而且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要和观影者的阅历、修为、成长环境紧密相连的,或许你评出来的感受很精彩,有自己的那一套,但是却背离了影片的宗旨,甚至和导演的初衷大相径庭——因为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有人为那些尚在围城之外徘徊,但极想冲进去的犯了结婚瘾的人罗列了三部必看的影片,似乎带着过来人的劝诫:你想结婚吗?有三部影片你不得不看,一部是小津安二郎的《茶泡饭的味道》,一部是成濑巳喜男的《饭》,还有一部就是钱钟书的《围城》。前两部都出自作家林芙美子之手,其实看不看都是一回事,那些犯了结婚瘾的人观看了说不定更激发了他们勇士般的斗志要到围城里大干一回——冲吧,进去吧!“百闻不如一见”,“感同身受才能出真知!”这样打击那些想结婚的人士未免有点对社会不负责任。婚姻毕竟承载着人类繁衍的神圣使命。那么,就客观的来一句:去吧,让自己的爱情在围城燃烧的熔炉里成为灰烬吧。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需要和谐,人类的婚姻制度应该是社会学家经过长期的考察与深思熟虑才得以产生的,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亚当与夏娃。如何来稳固这两种人的关系,以致达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迄今为止婚姻制度大概是稳固这种关系的唯一最佳模式吧?还有更好的模式么?料想人类历史经历了那么漫长的阶段,具备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可是截止今日,还没有人提出更为适合社会与“两种人”都为适合的关系稳固模式。成濑巳喜男用“饭”来隐喻婚姻,因为人活着最基本的事情是吃饭、穿衣。记得久我美子在《来日再相逢》中说的一句对白:“吃饭,吃饭,不断的吃饭,没完没了。还有穿衣,人活着就是为着这几件事情在奔波,或者吃得好点,穿得好点。”可是不吃饭不穿衣,又何以支撑这个为社会不息服务的行为载体呢?根据《圣经》中上帝造人之说,夏娃是从亚当的肋骨中抽取出来然后才得以成形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性别政治,按照这种逻辑,亚当和夏娃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再次融合,谁又能说清楚,局部可以完全真正地脱离整体,从而达到独立?世俗的传说,大多打上了性别歧视的烙印,两个人的城堡里不免战火连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对于女人就是在不断的出走中释怀心中的愤懑,以示自己对于婚姻中性别政治在某种程度上的抵抗。
砸碎那个铁屋子,创造一个新世界,是要充分的勇气的,就如王海鸰在她的《新结婚时代》通过女主角的母亲对女主角说:“你嫁给了他,就是嫁给了他的整个社会关系。”换言之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还是两个人的社会关系的结合。婚姻中的林林总总最后汇成了一张大网,越结越密,你想挣脱它,到最后势必要和一群人作战,战火往往从两个人绵延到无数个与两个人有关的一群人。而且这群人的立场往往也是不能坚定的,随着各种原因和事态的发展摇摆不定,或者源于“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责任感,或者其他原因,最终极有可能会站在同一战壕里。谁是谁非,莫衷一是?中国式的婚姻向来是公众的事情,热闹,喧嚣。结婚是,离婚就更是。无数人掺和进来,无数条以往被你忽略的伦理道德观点如五彩的电光逐次纷呈出来,晃得当事人头昏脑胀,直至投降了事——这倒是与中国的特有国情相吻合的。无数人的经验告诉世人,婚姻大凡是草率的,或者根本就是一场料想不到前程的赌博,如果你幸福,那简直就是一场博弈的胜利,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或者长则6、7年的恋爱中来决定这个占用人生更为长久时间的大事,用人生短暂的时间来恋爱,用人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体会短暂恋爱带来的这种关系。个中滋味往往是偏离当初的初衷的。所以有话云:“婚姻是人生大事,不能儿戏。”倘若社会学家把这两个过程能倒过来实践,不知道这个社会会更加稳定与和谐否?自然人生短暂,除了恋爱结婚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完成,所以这种实验只是一种妄想,在客观世界中来不得一次又一次的推倒重来的,黄碧云曾经道:“年轻真好,可以一错再错。”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婚姻是组成这个细胞的粘合剂,社会需要稳定,人类需要繁衍,我们从一出生就受惠于这个社会,我们毫无质疑地必须承担起稳定社会的神圣使命。
基于以上种种光荣正当的理由,得出结论——提倡结婚,反对离婚!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