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社会

种粮大户陈建军的经营新模式

2012-04-11 10:13:3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楼婷

  生态种养 循环成链

  来到蒋堂镇黄碧垅村,就看见有一方院子,四周两米左右高的砖墙砌起,推开院门,成片的受惊鸡群就扑扇而起,这个有上万只鸡群规模的养鸡场可是种粮大户陈建军的“领地”,在另一个山头,陈建军还有一片260多亩的蔬菜基地,这个承包农场近一千五百亩,一年的粮食产量有40多万公斤的“全国种粮大户”,走出了一条自给自主、效益十足的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宽敞大路。

  陈建军说起自己的生态循环模式的诞生,更多的是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大规模的粮食种植黄土丘陵土地时常面临着土壤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在没有养鸡之前,为了给田地施肥,改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我需要四处奔走从外面买回鸭粪来,4吨一车,一车就要300元,”陈建军说,“今年是我养鸡的第四个年头,从3000只起步,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万只的规模,光蛋鸡就有7000多只,不仅省了施肥的钱,销售鸡蛋、肉鸡也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在陈建军还高薪聘请了专业养鸡技术人员,集中养鸡场的鸡舍密闭式管理,采用四列三层阶梯式笼养,锅炉集中供暖,自动喂料、通风、光照、清粪等系统,进行规模化养殖。吃着自己种出来的放心稻谷,陈建军显得特别自信。

  鸡的养殖规模大了,就面临着饲料不足的问题。早在1994年,陈建军为了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定,摸索出了一套“蔬菜——早稻——西兰花”等轮作模式,在提高了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度的同时,也产生了大规模的蔬菜“下脚料”,即菜田里冻坏的菜、损坏的菜叶子以及农田里的稻秆等一些农作物。陈建军这一拍脑门,这些“下脚料”不正是鸡群最爱的“大餐”嘛!今年以来,陈建军种植的260亩西兰花,已创造产值120多万元,实现净利润30多万元。

  至此,“蔬菜——鸡——水稻”,一个立体完整又效益高的生态循环种养系统就顺利流动起来了。通过自身试验成功,陈建军将这个新模式主动推荐给村民,通过手把手地教,让村民知道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蔬菜,隔多少时间清理一次鸡粪,并邀请市农科所的专家前来讲课。通过基地带动,龙头引导,全镇在黄碧垄等村发展了西兰花1000多亩,实现共同致富。

  陈建军说:“生态循环种养系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再通过多种一些不同品种的蔬菜,再建个养牛场,实现稻田养鱼等方法,将这种规模进行横向、纵向双向扩充。”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