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采菊》金西民间故事集出版
“正月陪陪客,二月铲铲麦。三月芥菜大,四月有麦磨。五月苦一苦,六月绿豆粥。七月有新谷,八月大柜装满谷。九月苞萝带芦栗,十月茶子白。十一月砍柴磨谷,十二月真享福。”这是收录在《南山采菊》金西民间故事集里的一首《时令歌》,收集者是汤溪小学四(1)班的小学生章伊凡。歌里朴实,带着汤溪本地语调的填词道出了以往农家一年的农事喜乐。像这样的民间歌谣《南山采菊》里共收录了34首,另外还有40篇民间故事。汤溪小学校长华建勇介绍:“这本金西民间故事集里的故事、民谣,绝大多数是由我们学校师生寻亲问友采写来的,其中不少内容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传唱,濒临失传。现在汇编出版了这样一本书集,十分有意义。”
2011年下半年,华建勇产生了汇编民间故事集的想法,通过与其他老师的商量洽谈,很快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列为学校综合实践的一个项目。并在寒假的时候,作为一项寒假作业,布置给大家。要求师生在假期收集汤溪本地的民间故事,题材不限,可长可短,但必须是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的。“当时的初衷还是,通过收集故事,也能让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接触更多课外知识。”等春节过后开学,让华建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特殊作用”师生们完成得特别好,大家收集的民间故事、民谣里有不少好作品,不仅原汁原味,而且质量颇高。比如一篇《九峰山花鸟救驾得皇封》的故事,说九峰山上有一种当地人称为“皇头鸟”的山雀,传说朱元璋兵败,被人追到九峰山。无路可逃的他钻进了一丛杜鹃花中,此时正好飞来一群小鸟,落在了花丛中,追兵看到花丛如此安静,认为朱元璋不可能藏在这里,就撤离了。后来朱元璋称帝后,很感激九峰山的花鸟,就封杜鹃花为“遮袍花”,小黄雀为“皇头鸟”。虽然故事的真实性很难考究,但在这一带曾经流传很广,有着深厚的民间根基。
既然内容这么丰富,何不汇编成册?于是,华建勇请来一些退休老教师和民俗专家帮忙把关,还成立了编辑部。经过一番选择和编辑,故事集共收编了41个民间故事和34首民谣。至于书名,最后选用了《南山采菊》,语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五(1)班的刘逸帆有两篇故事入选,分别是《机智的姐姐》和《帮侬(打工)歌》,这两篇故事都是他从长辈那里听后记录下来的。刘逸帆说:“那段时间我整天缠着爷爷,让他给我讲故事,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增进了不少。”四年级的章靖翊从同村老人那儿收集了一首民谣,但因为和其他同学收集的故事重复了,没能入选,但他说这个活动让他更加了解了汤溪,同时也丰富了知识。
《南山采菊》首次共印刷了1000册。书的设计是由该校的老师完成的,书里采用了丰子恺的漫画作为插图,与本地的故事、民谣搭配相得益彰。“书出版后,获得了较好的反响,有很多人来向我们要,但由于经费紧张,总共只有1000本。”华建勇说,要是可能,他还希望能够正式出版该书,让更多的人可以读到这些故事。
记者了解,传承文化教育一直是汤溪小学教学的特色。近年来,尤其是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成为该校致力而为的一件“大事”。此次出版《南山采菊》一方面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另一方面,为学校进行当地特色文化教育开辟了一面新的窗口。下一步,华建勇打算把《南山采菊》中的一些故事、民谣搬上现实舞台,通过“非遗文化艺术展演”等形式,让学生们去表演,把民间文化扎扎实实地传承下去。
章竹林是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多年的婺城区文化馆研究员,这次,他特意为《南山采菊》作了序,对于该书的出版,他由衷地说:“随着经济发展,如今会讲民间故事、能吟唱民歌民谣的人越来越少,数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民间口头文字正逐渐失传。汤溪小学的做法让民间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对传承民间优秀历史文化、挖掘乡土文化遗存、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很有帮助,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