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专题 > 贯彻党代会 迎接十八大

春节公布电话免费修水管的小马哥上了《焦点访谈》

2012-11-06 13:55:45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黄坤明书记节目中谈“我们的价值观”

  使我们城市和每个人都有更加正确、更加美好的追求

  今年春节,小马哥在快报上公布自己电话,为市民义务修水管(图片据央视截屏)。

  昨晚,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播出《打造环境和精神的天堂》,专门介绍了杭州在践行“我们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经验和作法。

  找小马哥修水管的电话不断

  我们经常听到或提到这样一些字眼,比如说奉献、感恩、诚信、责任等等。往小的说,是人对这个社会的一种态度和做法。往大了说,这些词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

  去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向市民广泛征集,确定了12个核心价值观主题词,并且引导市民,让这些书面上的词语变成实际行动。

  今年春节,马付亮在《都市快报》上公布了自己的电话,表示愿意在春节期间,免费为居民修水管。

  那些天,除了大年三十歇了半天,小马一天要跑八九户人家,因为技术好,春节过后找小马的电话还是一直不断,为大家义务修水管的事也就继续了下来。

  小马说,来到杭州这么多年,从一开始骑三轮车,到学安装,其间有很多人帮助过他,家里的电视空调都是别人送的,很多人把他当成自己家里人,对他很照顾,他也就是想稍微回报一点。

  黄坤明:让每个人都有更加正确、更加美好的追求

  小马的奉献,也正是杭州五月里最热门的词语。

  从去年开始,杭州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价值观主题词,最后确定了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等12个主题词,并根据每个月的主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表示:“活动充分利用了我们节日的一些重要内容,利用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比如说五月份以奉献为主,清明节的时候,突出感恩的教育,通过‘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导向,更好地使我们城市和每个人都有更加正确、更加美好的追求。”

  杭州是座美丽的城市,作为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希望人们记得的不仅是城市的美丽风光,更有市民的笑脸和善行。

  要想让扎根在市民心里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就需要引导、平台和载体。于是在城市的运河两岸,政府建起了流动书吧、河畔书屋,营造满城书香的氛围,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在社区,开设了道德大讲堂,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让市民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在不同单位和部门,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

  志愿者开车寻找包工头

  受伤的老程终于拿到了赔偿款

  在杭州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的接待室,有一群不拿报酬的志愿者,他们轮流值班,为务工人员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到目前为止,他们共受理职工援助案件1050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落实有关待遇3300多万元。

  从江西来杭州打工的程成林,四年前在杭州一家工地打工时不慎摔伤,造成右股骨折,需要置换人工关节。包工头提出3万块钱私了遭拒绝后就不见了踪影,老陈拖着伤腿不知道该找谁,这份活是朋友介绍的,他甚至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用人单位,更别说签劳动合同。

  后来在别人的指点下,他找到了杭州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当时距离他受伤已经有一段时间,老陈连干活的工地也找不到了。

  志愿者陈炳泉是从杭州一个一个工地找过去的。

  “我开了整整一天车给他找工地,后来看到施工告示牌上,什么项目,建设方是谁,发包方是谁,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工程是在这里。”

  在大家的帮助下,前不久,程成林终于拿到了赔偿款。

  杭州的实践体现了群众性、大众性、通俗性

  在杭州,从个人、企业到群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实践中,他们又找到了共同的价值体验和追求。

  吴师傅是杭州三替集团有限公司的普通维修工,日常服务中,如果碰到困难群众、特困家庭,他会主动不收费用。这条规定,在他的企业里已经实行了多年。

  多年来这家企业免费培训,介绍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再就业达五万多人,每年投入公益性事业的支出占企业全年利润的20%,这家企业也从最初的十多个人,十多平方米的规模发展成为拥有一万多名员工的行业龙头企业。

  三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晓莺感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但也得到了,但是付出的还是得到的多得多。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黄健认为:“我们的价值观”来源于市民,也体现了市民在当下社会的一种追求。杭州的实践,强调这种群众性、大众性、通俗性,真正使这种价值观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当中,真正感受到有一种精神的依归,有一种理想的指引,同时也有了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使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种活力。”

责任编辑:潘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