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生,就是因为美让你冲动,你用笔把这种冲动表现出来。美哪里来?美是需要你邂逅的。
写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积累素材的过程,是成为一名国画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也是我们日常在欣赏国画时可以把握的,即“临古画,师造化,通古今,化我法”。临古画,师法古人。比如画树的形、技法、笔墨精髓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临摹古画学习的。潘天寿说:“临仿,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也。写生,所谓师造化,以资形色之似也。”临古画,就是可以得到笔墨的妙处和精华,实际上就是技法。写生,可以得到形式之似,色实际上就是颜色的浓淡,形就是指构图。因此,写生和临古画是成为优秀画家必须要走的路。除此之外,“法古人,师造化,通古今,化我法。”“通古今”就是要有修养,要有画外功夫。很多画光有形是不够的,形只是停留在表象的,更深层次的应该追求神之美,这个是需要修养学识来把握的。“化我法”实际上讲的是情感,绘画之类的是属于文化艺术,属于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最重要的,最能够打动人的就是情感。能够把情感在画中真实体现显然是一幅好画,情感通过笔墨会打动你。
如果让我来很简单的评判一幅画,那么这幅画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很简单,看画的情感。例如说一幅画,这个画家到你这里画也是画了个《山居图》,构图也一样的,到你这里来画也是画个《山居图》,也是一样的,我想这个画家尽管可能修养很高,但是这张画肯定不会是好画。为什么呢?他画的是情感的复制品。
还有,当一个画家经常画同样的东西,而且在题字的时候,老是题一个东西,就像一个书法家老是写白日依山尽的,那这个是一个好书法家吗?绝对不是,那说明一,他没有太多的文学修养。第二,他这个也是情感的苍白,所以说你们看一幅好画呢,那么就要考虑到这幅画里面它的题款,它的题款,那至少看出来他书法的功底、文学修养的功底,或者诗词的功底等等。如果说让我来概括写生,国画里面写生就犹如一场邂逅,而创作更像相亲,临摹它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回过去,对前人的一种追思。作为一名画家,这就相当于文化的一种对接传承。
创作更像是一场相亲,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创作,它实际上是主观的东西更多了,而写生呢,是客观的东西打动你的。因为大自然这么美好,那么肯定是有你感受到的这种美跟绘画的审美正好对接到了。那么相亲是什么,都是要对着目标去的,我要找的这个男子,这个女子,好,我如果是公务员,那么他(她)是事业单位,好,他(她)的身高是多少呀?或者他(她)的家庭背景怎么样等等,你是对着有色(音),对着目标,对着框框,对着这些限制条件而去的。那么创作也是一样,要做一个作品了,他老是苦思冥想,就有点像相亲那样,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也是对接着你所学艺术的条条框框。
临摹,那是走到古人那里去,但是古人跟现在生活状态不一样了,你不能就是说我还生活在古人的那个时间里,那么我们要去追古。所以说我对古人的,对传统的东西,我的主张是尊古、追古,而不复古,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说你要尊重它,而且也要适当的追,因为你是,就是你是父母,你是大地来的,这显然是我们要尊重的,而且我们要追的。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