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水碓基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揭牌

2012-12-26 09:05:0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邵益斌

  沙畈乡新添农民增收致富路

  12月24日,由金华市绿谷清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浙师大特种水产研究所合办的石蛙、石斑鱼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在沙畈乡水碓基村揭牌成立。

  沙畈是金华市民饮用水重点水源保护地,为了保护水源,沙畈乡一直禁止矿产开采和工业发展,限制发展畜牧业,严禁生态公益林的采伐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遇阻。多年来,沙畈乡党委政府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找准适合山区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为指导,通过举办竹笋节等活动,在保护好沙金兰生态功能水源涵养区的基础上,努力使当地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水碓基村是沙畈乡海拔最高的村庄,村内水资源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养殖石蛙、石斑鱼,水碓基村有独特优势。通过沙畈乡政府牵线搭桥,浙师大特种水产研究所经过多次考察决定与金华市绿谷清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办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同时该养殖基地将成为特种水产研究所的实践基地。研究所还欲将养殖基地打造成科学研究的高地,服务三农的阵地,以此帮助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据悉,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理想的优质高档水产品。浙师大化学与生命科学院院长马伯军说:“由于棘胸蛙对气候、水质、环境及食物要求高,人工养殖难度大,加之人们无序滥捕和水质污染,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日趋减少,因此大力发展人工生态养殖,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消费需求,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而沙畈乡的水质、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棘胸蛙等特种水产养殖,因此便于当地的合作社合办了养殖基地”。

  在特种水产养殖基地6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内记者看到,8000多只棘胸蛙已经投入养殖池中。合作社负责人周旺兴告诉记者,他们到建德、兰溪等石蛙养殖场考察过,山区石蛙都是吃虫子长大,卖到上海等地300元/公斤。石蛙有3个月的冬眠期,这个时候包装成礼品盒,可以卖到360元/公斤。周旺兴还高兴地说:“养石蛙最重要的是技术,浙师大教授把养殖石蛙的实践基地定在这里,无偿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后顾之忧。通过一年左右时间养殖这些石蛙便可进入市场销售,估计10万元的苗一年能创出三四十万元的效益”。

责任编辑:潘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