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婺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协办
“四位一体”检测
“四位一体”检测,即检测中心、检测车、检测室、检测箱“四位一体”的检测体系。其中,食品安全检测箱体积大小仅为普通的手提箱,可以快速地对新鲜蔬菜、米面、水果、水发产品、豆制品、肉禽蛋类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甲醛、硼砂、吊白块、双氧水、亚硝酸盐、碘盐及工业碱等九项指标进行定性检测,而对一般性食品的定性检测,最快5分钟就可得出结果。工商部门在日常执法中,可凭借检测结果快速作出反应,清除食品安全隐患。蔬菜的检测结果已定期在《金华日报》、《金华晚报》以及各菜市场的黑板上公布,为市民购买时提供参考。
你知道“QS”吗?
“QS”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的简称,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02年推出的。根据该项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凡进入该制度范围内的食品的有关生产企业要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销售单上贴上QS(质量安全)标志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QS”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对于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相关食品。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要求企业必须履行法律义务,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必须实施委托检验。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质量安全关。
第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制度
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自2002年7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首先在全国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这五类产品正式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开始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新十类”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5年开始,启动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决定2006年底前启动28大类525种食品中剩余的155种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同时要求各地抓紧组织开展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和酱类等新7类32种食品市场准入细则的宣贯、培训工作,摸清底子,及时组织企业申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