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形势相当严峻,如何提振信心、共克时艰,树立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实现我区跨越提升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一、因地制宜,明确思路
(一)突出发展重点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抓紧制定和实施全区工业结构调整规划,集中做强做大汽摩配、现代食品、电子信息三大百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发展一批优势比较突出、竞争带动力强、区域布局集中、产业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立足我区现有优势和发展需求,扶持发展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成长性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200亿元,成为我区工业新的增长点。
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运用先进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材、食品、彩印包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大、做强。依托现代农业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扶持发展加工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和现代食品加工园区。
四是加快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主动适应我区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趋势新要求,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优化产业配套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促进二、三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巩固发展商业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素质。
(二)优化空间布局
以“一带、两大园区、六大乡镇工业功能区”为架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一带”(金西大道产业带)是金义主轴线上重要产业带,浙中地区重要的软件与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在“金西大道产业带”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发展汽摩配以及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两大园区中,婺城新城区重点发展汽摩配、五金工量具、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西开发区要紧紧抓住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和低丘缓坡黄土丘陵综合利用开发的战略机遇,努力打造“金西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金西现代食品加工园”、“金西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和“金西现代物流产业园”。
六大乡镇工业功能区则重点提升优化现有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原有工业基础为主,适当引进一些相关产业,适度发展一些与原有工业相配套的产业,并与两大园区工业产业相互配套,相互呼应,主要以中小企业发展为载体的区块。力争到2015年,全区工业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以上。
二、多措并举,跨越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各园区、乡镇要加强工业发展的领导力量,乡镇主要领导要50%的精力用于工业,分管工业领导要100%精力投入到工业,并按照规定配齐工业统计人员。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推进工业强区的整体合力。
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成效考核体系和部门服务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奖惩和选拔使用挂钩。按照《工业竞赛管理办法》对每年工业考评情况进行奖励,对服务工业发展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准确把握当前国家和省里的投资重点、投资方向,排出一批事关全区中长期发展的,定位准确、内容新颖、满足需求、前景广泛的重大项目,不断完善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做到储备一批、前期准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
二是扩大有效投资。要在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推进工业有效投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完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建立重点项目专项服务组,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工业有效投资。
(三)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优质服务的创新平台,加快“数字工业”建设,加速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充分借助工科会这一科企合作平台,加强与各大院校和研发机构的联系。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重点推进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的建设。
二是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加快质量强区建设,进一步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开展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标准验证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家)标准修(制)定,积极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和国际高端市场,提高现有知名品牌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的知名品牌,构筑品牌群体优势,实现由“婺城制造”向“婺城创造”的跨越。
(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坚持用地数量与投资强度挂钩、供地进度与投资进度挂钩、扶持政策与税收贡献挂钩,大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中小项目使用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用地,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原有存量土地新建、扩建、改建工业厂房。加大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力度,积极消化转而未供、供而未建用地,进行腾龙换鸟和挖潜扩容。
二是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建设,鼓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支持企业积极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淘汰限制落后生产能力。
(五)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政务环境。建立完善企业服务制度。着眼企业需求,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营造重视企业、尊重企业家和服务企业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工业发展的投入。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工业发展资金,并逐年递增,主要用于促进产业升级、扶持工业项目建设和兑现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等。
三是优化金融服务。金融部门要把主要着力点放在优化服务上,对发展前景好、生产经营基本正常、资金周转一时困难的企业,继续增加信贷投放,全力给予资金支持。推进银政、银企合作,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抓手,是中央和各级积极努力的方向。(作者系区委常委、副区长)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