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浙师大阿西剧社:一群热爱戏剧的“虫”

2013-03-22 09:54:1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楼婷 文 吴美苹 摄

  30多年,阿西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可对话剧的一份热情,始终没能改变

  1977年,浙江师范学院里上演了第一场话剧,掀开了辉煌的30多年戏剧画卷。当年排练那场话剧的“文工团话剧组”,就是阿西剧社的前身。话剧组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话剧队,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最终定名为“阿西剧社”。经过30多年的发展,阿西剧社已经成长为集编、导、演于一体,体系比较完善的剧社。并且形成了春季·小剧场、夏季·毕业汇演、秋季·迎新演出、冬季·内部公演为核心的品牌活动。

  “阿西”,在日文里有螺丝钉的含义,它代表着团结,代表着奉献。“阿西”在英语中还含有行动的意思,这些都包含着不但是对待话剧,更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用四年的青春换来的美好记忆,是阿西剧社存在的最初意义。

  30多年来,有成百上千名社员走出浙师大,离开阿西,却也从此走出一大批活跃在当下戏剧影视界的重量级人才,继续着他们对话剧和表演的光荣与梦想:著名编剧张光照,在国内最早掀起了电视剧革命、拍摄有《女记者的画外音》、《新闻启示录》;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桂迎,现在是浙江大学黑白剧社的指导老师;还有浙江电台交通之声著名节目主持人阿宝,浙江卫视导演、《风雅钱塘》的制片人许继锋……

  “享受过程”是阿西人引以为豪的“螺丝钉精神”,无论是站在剧场的舞台上还是站在人生的舞台上,这些自称是一群热爱戏剧的“虫”代表着奉献,代表着纯粹,代表着一个坚强的团队。

  又是一年《沧海月明》

  《沧海月明》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很普通也很不普通:在A城当高中语文老师的海平和她的儿子江月因为分歧,已经有十年没有见面了,在死神来临之时,她想再见见那个有着倔强、自信、理想主义性格的已经是B城知名副总编的儿子江月,死神只给她五天等待的时间。此时恰逢A城举办“世界最长故事大赛”,得到消息的江月决定回A城参赛。一路上他开始想念曾经对他有着无限期望的母亲,他在火车站遇到了失去父亲而离家出走的女孩小河,遇到了曾经是母亲海平的学生百川老师,他在他们的口中明白了母亲的期望,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终于,他回家了,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但他只能在墓园中和母亲说一声,对不起。此时,“世界最长故事大赛”也揭晓了结果,“我爱你”成为最长的故事,而作者恰是母亲海平。海平走了,江月孤独在墓园中徘徊。月亮升起,照在海面上。此时,沧海月明。

  伊索说:“不管我长的有多丑,总有一个女人会永远爱我,那就是母亲。”这是一部有着童话般色彩的剧目,从语言风格到故事结构,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和剧中场景的设置都体现着编剧对于“梦”的营造。但造“梦”不是终点,这部戏想表达的是关于“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爱的伟大是因为她可以超越生死。母亲给儿子取名江月,是因为艳羡海和月遥遥相对的深情,却忘了海和月之间跨不过、拉不近的距离。

  剧中对人物的感情刻画,比较直白,感情的抒发是强烈的,观众们在演出过程中都被海平的伟大母爱和江月的悔恨失落留下了眼泪,有一丝无奈,一丝惆怅,还有一丝寂聊。松弛有度的演出让人感叹,在舞台气氛的营造上,有一幕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主角江月追路去找母亲的时候,全场暗,江月在奔跑,围在他身边的一圈人,手持手电,手电的亮光依次闪现,这种闪光从舞台上射向场外,射到观众身上。观众被灯光一照,看着场上的情景,心一下就紧起来了。死神“小死”这个角色是十足的亮点,他抛硬币,抛来抛去都是国徽朝上,小女孩发现这硬币两边都是国徽的时候,稚气地嘟咕了一句“硬币还有假的,这个世界不纯洁啦。”引得大家捧腹大笑的同时又陷入深思。

  话剧是反映生活的,你有你的精彩,而我有我的孤独,剧终人散后,那就是生活。

  “阿西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在师大校园,阿西剧社即将演出的消息一经传出,门票往往不到半天就销售一空,师生常常买“站票”入场,还会要求剧社加演。阿西剧社在带给观众们视听享受的同时,也让阿西人迅速地成长。

  阿西剧社的现任社长胡苗,是浙师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加入阿西,让她从一个文静的女孩蜕变成一个大方开朗的人,甚至被刚入社的“小虫”们戏称为‘不正经姐姐’。

  “读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个老师,这是我最初的设想,也是家人所期望的。”胡苗说:“加入阿西,不仅让我的性格发生了巨大改变,也改变了我对未来的规划。”她毕业后想找一份传媒相关工作,挣脱开父母给自己制定好的人生,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对于一个学校社团来说,因为条件有限,舞台、灯光、道具,很多时候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平时走在路上,我们会注意路边有没有被大风刮倒的树枝、被废弃的广告牌,我最得意的是曾经捡到了一扇十分完好的木门,这些都是我们用来制作演出道具的好东西。”胡苗笑着说:“阿西让我学会了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

  “阿西一直在讲自己的故事,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讲故事够了吗?不够,还要加上阿西人的思考。”金牌编剧李维肖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06级学生,她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阿西剧社成立以来,从未停止探索和思考的步伐,剧目无论是模仿、改编还是原创都扎根于现实生活,她所创作的《沧海月明》、《再见,彼得潘》两次获得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金刺猬奖,组委会给予了阿西高度评价:“刺人容易刺己难。这群大学生让我们相信,我们为‘金刺猬’设定的目标,是那么近在咫尺:那就是——用保存在内心中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去刺破现实中一道道的樊篱。”

  30多年,阿西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可对话剧的一份热情,始终没能改变,它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一个个阿西人疯狂地旋转,为了阿西,为了钟爱的话剧,奉献自己的能量。。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潘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