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加强锻炼●讲究卫生●注意饮食
连日来,“H7N9禽流感”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关键词”。截至4月7日,中国内地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8例,其中6人死亡。这18例病例中,浙江有3例,其中2例患者死亡。为此,记者昨日专程前往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解,确定我区既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也未检测到携带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禽类,请市民放心。
据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近段时间,我区医疗单位对呼吸道发热门诊进行了全面监测,仔细排查具有“发热(腋下体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条件的病人,至今并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
另据婺城区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介绍,我区对进入各市场销售的禽类严格实行检验检疫制度,至今未发现携带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禽类。该工作人员建议市民,一定要从正规的市场购买禽类,认准“一证二标志”,即动物检疫证明、检疫验讫标志和检验合格标志。
此外,针对网络及民间盛传的“板蓝根冲剂、玉屏风散颗粒、黄芪口服液等中成药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说法,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无法确认板蓝根等中成药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预防有效,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服用。”以板蓝根为例,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实在不宜多喝。同时,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初始阶段,其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与普通感冒无异,而因为板蓝根具有的某些清热功效,服用后会一时减轻症状,造出病情好转的错觉。若真的感染了H7N9病毒,服用板蓝根等只会掩盖症状,贻误治疗。
对于H7N9禽流感的预防,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向广大市民作出了如下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一旦接触过禽类或禽类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在正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H7N9亚型流感病毒能被100度的高温杀灭,所以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类或禽类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同时,专家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另外,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专家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