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区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乾西专场表演中,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岳武穆柔术)”代表性传承人叶子奎带领该乡联合村村民王根法等人展示岳家拳(岳武穆柔术),技惊四座。事后了解得知,在乾西乡,岳家拳颇有传承,如联合村的倪耀清、王根法等人,习之已有数十年,功力深厚。
正是带着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崇敬之心,记者于近日先后采访了叶子奎、倪耀清、王根法,以及蒋堂姑娘余丽双,深深感受到了习武之人的独特魅力。
叶子奎:习武重德,传承国粹
今年69岁的叶子奎,被媒体称为“美髯公”。他长着长长的胡子和头发,已经全白,却有黑浓的眉毛、红润的气色,很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2009年,金华岳家拳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叶子奎被浙江省文化厅评定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岳武穆柔术)”代表性传承人。这样一个大师级人物,各种比赛的冠军自不会少,还先后取得了一级拳师、特级拳师证书,被浙江省武术协会聘为涉外特级教练。
据传,金华岳家拳之祖师为张春林,湖北蕲春张家磅村人。此人在金华游走过一段时间,收徒金东塘雅人郑克荣。后来,郑克荣成了金华岳家拳(岳武穆柔术)一代宗师。叶子奎正是郑克荣嫡孙郑如槐的徒弟。叶子奎14岁即开始学习岳家拳,后又分别拜师学了金华南拳、武当拳、少林拳等拳种。实际感受之后,他认为,自己最爱、最精的,还是岳家拳,因为“岳家拳轻灵、迅捷,比太极拳硬,比武当拳、少林拳等软,软硬适中,非常实用”。
说起自己被郑如槐收为徒弟一事,叶子奎至今觉得自豪:“我从小就爱好武术,在拜郑如槐为师之前已经学过岳家拳。我知道郑师父是金华岳家拳的嫡传弟子,主动到他家请他为我指点拳术。没想到,我给他打了几套拳,他看我是块好材料,很喜欢,马上就答应了。之后,他把平生所学都传给了我,有武术套路,也有医术。”当然,叶子奎也不负郑如槐的喜爱,几十年勤练岳家拳不缀,更授徒教席,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对于习武,叶子奎觉得“练基本功最辛苦,特别是站桩”。如今习武的人,已经不再练习“站桩”这一基本功,曾经的叶子奎却坚持了十几年。比如梅花桩,人必须站在1米多高的桩子上练拳打棍,稍不小心就会摔下来。当年,叶子奎就这么摔了爬上去再来,练了整整3年,才真正把梅花桩站稳。
武之招式重要,但于叶子奎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武德。“我的师父和我反复讲过,习武可以健身、长生,也可以防身,但绝不能用来逞勇。如果有人一棍打来,你只要把棍子接住,夺下来扔掉就好了,万万不可反手打回去。”叶子奎谨记师父所言,在生活中从来不与人争斗。在他记忆里,自己几乎没有在生活中施展过拳脚,唯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30多年前:那时候,他和妻子以做小生意过活。有一次,几个小生意人合伙到江西福建批发商品,叶子奎也一同前往并负责押车任务。返程中,车子被10多个壮汉拦下,他们手持刀、棍、扁担,一拥而上开始抢劫车上的货物,甚至对车上的人也毫不留情地下手猛击。这时,叶子奎站了出来,动作迅捷灵敏,三下五除二便将大部分壮汉手中的凶器夺下,扔出老远。这伙人意识到苗头不对,顾不上再抢货物,四散着逃跑了。对此,叶子奎并不追赶,只是收手而立。
对于记者“为什么对行凶者还要如此宽容”的提问,他回答的理所当然:“我多年习武,力道过人,‘啪’的一掌,砖都碎了,碰上人还不要伤筋断骨?不要说对普通人不能触手,就是和武者相互切磋技艺,我也习惯了一近身立即回收。我觉得,用武伤人,不管是否无意,都不应该。”
不仅自身重视武德,叶子奎在收徒时也十分讲究对方的品性。他说:“我只收性子纯和之人为徒;如果身上纹龙画虎的,定然不收;职业是帮人讨债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工作当小混混的,也不收;即使收了徒,还要先试三五天,对性子暴躁,易惹事生非的,还是不收。”虽然叶子奎要求严格,但慕名前来拜师者众多。叶子奎对此颇感欣慰:“岳家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师父的遗愿就是希望将它发扬光大,而我本人也很乐意将它带给更多人,让这一‘国宝’源远流长。”
(记者 姜景芳 通讯员 章小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