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花溪垂钓

2013-05-27 10:11:1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 莫无名

  少年时代,我就喜爱在家门前的两口鸳鸯湖里垂钓。虽然是简单的钓具,但耐心的垂钓竟然够母亲烧一大盘、甚至几盘美味。久而久之,我成了村里的“小钓王”。

  贵阳之行,我的行囊中因此也多了一样心爱的武器,那就是钓具。

  自喻“钓手”的我和华仔,爱购钓具,备足用品,精心整理以达到全副武装。平时,我们常与钓友冒风雨,顶烈日,水岸边大比武,钓遍方圆几十里内的山塘、水库、小河、溪流和鱼塘,钓回来的各种鱼不计其数。去贵阳,当然要和“老手”——花溪大哥一决雌雄。

  大哥是个钓鱼“玩命徒”。不分冷暖晴雨与日夜,大有“守株待兔”的傻冒。因此,每次出征“战利品”总是少而又少,甚至微乎其微,只能在电话里跟我吹吹牛皮——“哇,今天又钓到大鲤鱼了”,我跟华仔钓鱼,均以季节、天气、环境、温度等的不同,找准鱼在一天中的活动规律及停留位置,这对选择钓点、钓目标鱼直接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花溪,公园、景区、小河、溪流、鱼塘都可看到垂钓者。大哥第一次带我们出去垂钓,是在花溪河,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他说:“这里的鱼多得很,大得很那。”水位浅、水流急、烈日直射能钓到鱼?由于找不到水深、水稳、阴凉的钓点,我们放弃了垂钓。大哥钓到一尾三寸小鲫鱼,兴奋得乐不可支。我们唯摇头叹息。此等水域,在春暖花开鲫鱼、鲤鱼排卵期或深秋可钓。后来,去了花溪公园、黄金大道等地,当看到游泳者一群群横来漂去,我连钓具都懒得碰。

  不能否认花溪河里没有鱼。据说,仅上一年政府放养于花溪河的鲤鱼、鲫鱼等鱼苗就达几十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当然,偌大一条花溪河总有可钓之处,只是我们不熟悉地方而已。见我们信心大跌,大哥便联系了一个鱼塘,让我们去狂钓一番。

  花溪的鱼塘业主,其经营手段几乎有一种共性,那就是“赌鱼”。我们要去的那个鱼塘,优惠多多,诱惑难拒:一个垂钓者交钓鱼费10元钱,就可垂钓一天,无论钓到多少鱼均可带回家,所钓的鱼(有存活能力的)如果不愿带回家,鱼塘业主可按每公斤6元钱回收。另外,垂钓者另加10元钱还可享受鱼塘业主提供的中饭(主食为米饭,外加米酒、农家菜)。

  大哥挂断手机,说:“明天可要好好享受享受喽。”我问,那个鱼塘有鱼吗?鱼塘里一天所钓的鱼,其价值决不可能低于10元钱,甚至超出几倍、几十倍的钓鱼费也很正常,那主人岂不是天大的傻瓜?

  次日早晨,我们驱车15里外的那个鱼塘,同行的还有大哥的一位朋友“钓手”胡哥。胡哥携带的钓具一应俱全,活像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美式武器”。到了鱼塘,胡哥架好太阳伞、摆好用具,把位置给了我,然后与大哥去了我的对岸。这让我看到了胡哥的友善和义气。

  我用的钓竿是3.6米的“红珍珠”小鱼竿,外加胡哥的一根海竿。我很肯定自己的钓技,可一个上午仅钓到一些三四厘米长的小鲫,幼鲤,而鱼塘内不时有大鱼搅起漩涡,漾开阵阵水波。

  坐在对面树荫底下的胡哥,先后钓了4条约半斤左右的鲤鱼,却折断了一根海竿和一根手竿;大哥钓了两条鲤鱼,大的七八两,小的至多半斤,这足以使他心花怒放了。

  快吃中饭时,我的海竿的漂轻轻地点了两下,往下缓缓一沉,我稍重“半拉”提竿,钓线即刻拉得紧紧的,竿头迅速成弧形。胡哥、大哥见了持续大喊:“小心,别断了竿”,“鱼跑了,可惜”……海竿对付一条小鲤鱼。我一边悠着,一边玩着,玩够了,慢慢提上了这条8两重的小鲤鱼。“这么大的鲤鱼钓起来,过瘾了吧?”中饭时,大哥边吃边问。“这鱼塘是骗人的,里面是有几条鲤鱼,但天没有亮就被主人喂饱,那是引诱我们的‘诱饵’。”我说。大哥无言。后来,从鱼塘业主那里侧面了解到,鱼确实不多,而且每天一大早就被喂得饱饱的。

  室外的太阳底下,难忍那份酷暑。

  下午2时许,我那根3.6米的“红珍珠”时来运转——漂开始点了几下。当漂往下一沉时,我提竿了,接着是鱼儿拼命地挣扎……对面呼叫声又起:“小心,鱼竿别弄断了,别让鱼逃走。”这鱼约有两斤重,在短时间内,鱼完全有能力与我的小鱼竿搏斗。于是,它冲向左,我就“跟”到左,它往右我也右。当鱼稍作停歇,我就提竿,把它拖到水面吞水。吞了几口水的鱼很快就翻白,这条1.8斤重的鲤鱼进了我的网兜……

  回来的路上,路过一个鱼塘,见广告牌上写着:该鱼塘垂钓,每人每小时收费30元。我望了大哥一眼,笑了笑。他说:“我们明天就来这里钓。”我摇摇头,说,收费标准告诉我们“鱼塘里的鱼又多又大”,其实绝对没有几条鱼,且难钓。经营者很会耍手段,你大可不必相信,也不可高估自己的钓技。往往,许多垂钓者因“诱惑”而受骗上当。

  垂钓,是一种娱乐,也是一门学问。它给人智慧,让人提高应变能力,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责任编辑:吴晗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