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建设美丽新农村,就必须合理规划农村布局,加强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每年畜禽养殖粪便及粪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成为当前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之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畜禽养殖粪便排放量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3至4倍,其中畜禽养殖粪便是COD排放量之和。畜禽养殖粪便不经过任何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养殖场周围环境,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畜禽养殖粪便的不合理处置,不仅会造成大量蚊虫滋生,而且还会成为污染源,造成疫病传播,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要抓好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治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的思路,充分考虑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环境因素,改变小而分散的畜禽养殖方式,把具备一定养殖规模的养殖户集中到一起,迁出村庄,重新选址,在远离居民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建设养殖场,严格控制小型畜禽养殖户盲目发展。加强新型养殖户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这样既便于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又减少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改善畜禽污染严重现状,实现畜禽养殖洁化、净化、美化创建。实现畜禽养殖区与居民生活区相分离,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三改一拆”行动,整治私搭乱建的牛棚、猪圈、鸡舍,洁化畜禽养殖环境。对于各家各户零散养殖的畜禽,一般在几头、几只左右,不可能搬迁的养殖户,加强畜禽粪便管理,采取还田施肥、统一收集、定点填埋、指定人员集中处理的方式,杜绝畜禽粪便乱排乱倒现象的发生。要加强村庄基础设施改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采用地埋式排污管网设施进行处理,在人口密集低的偏远山村,采用沟、渠、山林等自然系统就地处理,因地制宜建立化粪池,切实解决污水无处排放、粪便乱堆弃的问题。
三是大力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实现畜禽养殖的制度化、人性化、长效化监管。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联合各村委会在全乡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树立党员畜禽养殖示范户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广播、农民信箱、纷发“美化家园”倡议书等方式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治理过程中深入细致做好养殖户的思想教育工作,争取养殖户的理解和支持,杜绝粪便偷倒溪河的不文明现象,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使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是加强监管,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好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村级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加强对畜禽污染治理的监管力度。引导各村通过村规民约来规范养殖区域、排泄物处理,利用村规民约的方式对畜禽养殖,加以约束和规范。政府与个行政村签定治理工作责任书,并将该项工作列为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政府对畜禽污染治理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将这项工作治理的成效,列入“一票否决制”的范畴。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采用现场参观、专题讲座等方式,推广先进的治理技术和养殖模式,并定期对畜禽养殖排污量进行跟踪监测,完善动态长效监管机制。
四是发展生态循环绿色经济,实现畜禽养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要以生态循环养殖为基础,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提高现有沼气池的利用率,推行“畜—沼—农”立体生态发展模式,走绿色经济生态循环之路。鼓励和扶持养殖大户,利用牛粪、羊粪、鸡粪等有机物进行加工“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例如金华市惠君生物有机肥厂,就是在原奶牛养殖大户基础上发展的有机肥生产,不仅对本养殖场的牛粪进行消化,而且还将周边的一些养殖大户生产的牛粪进行收集消化。目前,日处理消耗牛粪约50吨,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给生产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解决畜禽粪便的出路,又防止环境污染,又促进长山生物有机肥厂的经济效益,同时又促进养殖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带来了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政府在增加畜禽养殖环境管理方面的投入,可将过去的生产鼓励性补贴便成为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补贴,确保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作者系长山乡党委书记)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