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垃圾分类,你准备好了吗?

2013-06-28 09:44:2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今年下半年金华市将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作为社会呼吁多年的环保举措之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终于要在金华落地了。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陈正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2013年金华市推出《金华市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分3年实施,到2013年底婺城区、金东区和金华开发区要各落实2个居住区、1所学校、1家行政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试点。市建设局和金华开发区要各落实1段街(路)、1个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试点。到2014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市区范围内各街道。到2015年,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基本达标。

  金华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展开,标志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将向前迈进一大步,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但这过程,却充满了艰难险阻……

  垃圾该往哪里扔市民大多分不清

  你有过这样的困扰吗?——啤酒瓶收破烂的都不要了,算其他垃圾吗?家里不用的塑料纽扣,塑料制品,是可回收物吗?厨房里的垃圾,是不是都算餐余垃圾?以前的旧手机和坏掉的灯泡,又属于哪一类呢?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垃圾分类”一词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从2000年左右全国多个地方就开始设立垃圾分类试点,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垃圾分类的效果却始终不怎么明显,很多地方流于形式,“为分类而分类”,分类垃圾桶成为街边摆设,桶内的垃圾依然不分彼此。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高之外,分类知识的匮乏也占重要因素。

  6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街头,就垃圾分类的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漂亮,我们坚决支持。”几乎所有的市民都这么说。再问他们究竟该怎么分,却没有任何人答得上来。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主干路两侧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外,多数小区内仍采用传统的垃圾桶。某小区的地埋式垃圾桶内,居民不管有什么垃圾,一股脑都倒在里面。

  前来扔垃圾的居民告诉记者,在家里除了一些能卖钱的瓶子等物品,大多数垃圾都是装在一个垃圾袋内,然后连垃圾袋一起扔进楼下的垃圾桶内。“分什么类,分得再好,扔垃圾的时候也是扔在一起。分了不是白分。”正往垃圾桶里扔垃圾的胡女士说。

  还有一部分市民则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甚至觉得麻烦,“本来家里一个垃圾筒就够了,现在分起来好几个筒,谁愿意花那心思啊!”。

  与此同时,很多市民也表示,即使想要进行垃圾分类,但到底什么样的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样的是不可回收垃圾,自己并不十分清楚。在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物件要想半天。比如,摔碎的大瓷碗,就属于可回收利用垃圾。再如,厕所卫生纸等遇水即溶以及擦过嘴的餐巾纸,都不算可回收的纸张,和正常的纸不能摆在一起。

  垃圾分类不彻底,回收仍是大杂烩

  在市区街头,每走一段路,我们都能看到颜色鲜明的分类果壳箱。这些果壳箱一般由两个小桶组成,分别用于收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

  这些从1999年左右开始设立的垃圾桶,就是金华对垃圾分类的最原始形态。但尽管分门别类,大部分市民依旧我行我素,很少有人注意区分其中的差别。

  “环卫工人每次清理果壳箱,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桶中的垃圾都是一样的,分类果壳箱形同虚设。”市环卫处业务科刘副科长告诉记者,由于人们在扔垃圾的时候,根本就不按照指示分类,在这种情况下,让环卫工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将垃圾分拣后再回收,根本就不现实。于是,将分类垃圾桶里的垃圾混装回收,成为这一现状下的唯一选择。

  据市环卫处资料显示,仅2012年,全市清运处理的垃圾就达到24万余吨,其中填埋方式处理的占35%,焚烧发电处理的占56.5%。混合收集的方式也比较原始,整个回收系统设施陈旧,功能单一。

  “混装处理的垃圾对环境、水、空气和人体的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打个比方,家里用旧的沙发,如果进行填埋处理,就会占用较大的空间,电池,电路板等重金属含量高的东西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刘科长说,混装垃圾不仅加重了城市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垃圾分类迫在眉睫。有资料显示,目前普通城市有近半数生活垃圾是餐厨、果壳类,相当一部分可以进行资源再利用,约1/3的物质,比如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和废金属等也可以回收利用。由于一般城市处理方式简单,混合收集填埋,全国每年在垃圾中扔掉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约400亿元。

  不过,生活中,最注意垃圾分类的大概就只有拾荒者了。“很多拾荒者会从垃圾桶内捡走类似塑料瓶、纸壳等可回收的垃圾。对这些拾荒者来说,也许并不懂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只要能卖钱的,他们都会从垃圾桶内分离出来。”一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虽然这样的回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垃圾分类,但对环境保护仍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其实垃圾分类不过是举手之劳,不仅是拾荒者,大多数百姓都能做到。”

  垃圾分类出成果,全民参与是关键

  “10个人扔垃圾时有2个人不分类,整个分类就无法进行。”刘科长说,成功地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都是从每个家庭做起的。“首先,要向人们宣传什么是垃圾分类,也能够清楚地进行垃圾分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简单的对有价值的废品进行回收。宣传到位了,人们才能有这样的意识,在家中就做好垃圾分类,解决源头的问题。同时,需要健全法律法规,不可能单纯靠人们自觉来维系这个系统的运转。最后,则是设备的配置。”在他看来,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据他介绍,此次金华各试点将采用“大分流、小分类”原则。“大分流”指装修垃圾、大件木质垃圾等实施专项收运,单位餐厨垃圾等分流处置。“小分类”指在居住区、学校、行政事业单位、街区、公共场所等场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在分类收集方式上,居住区、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和繁华公共场所等重要场所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类收集,其中有害垃圾指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旧小家电等;可回收物包括玻璃类(玻璃瓶罐及其他玻璃制品等)、纸类(报纸、杂志、纸板箱等)、金属类(铁、铜、铝等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类(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包装、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等;其他垃圾是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各种垃圾,包括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一般道路和公共场所则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各类垃圾按不同颜色标识的垃圾桶分类收集。

  这三种垃圾分类收集后,最终将进入不同的处理系统。其中,有害垃圾由相关部门落实专业公司负责集中回收,做到定向无害化处置。可回收物由居民直接投售至废品回收系统,或投入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经分拣后纳入废品回收系统。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收运,日产日清,进入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系统。

  “除了分类垃圾桶,我们还将针对垃圾性质的不同使用分类塑料袋,如餐余垃圾,会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厨房垃圾专用袋,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由于这类塑料袋成本偏高,是否免费发放给公众还有待商议。”

  据悉,为改变多年来居民养成的垃圾混合投放习惯,市区还将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地广泛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收集常识,“目前我们正在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册,待试点确定之后,我们会将册子发放到各试点的小区、单位、学校,确保人手一册”;同时加强环卫工人的垃圾分类业务培训,使生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和投放的正确率达到要求;初步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管理体系,就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在2015年,市区争取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成为全省生活垃圾管理示范城。

  记者感言:顺利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处理是关键,也就是说,每家每户的垃圾在进入分类垃圾桶前就要进行归类,进而在政府的监督和推动下,将有益的部分回收再利用后继续造福社会。在垃圾分类这条不算短的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重视。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责任编辑:吴晗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