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延伸服务平台,让民意搭上“直通车”

2013-09-12 09:04:2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汪胜

  市民问政直通车开进站前社区

  “城市小街小巷和大街的定义到底是怎样的?”“城市街头巷尾的窨井什么时候让市民放心?”“背街小巷的路灯什么时候安装……”昨天上午,金华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的问政直通车,开进市区城北街道站前社区。帮助基层切实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探寻社情民意,让百姓呼声成为新闻最强音。

  居民金阳明是第一个反映问题的老同志。退休后,他一直热心参与社区工作。这一次,他坐上市民问政直通车,反映城市绿化建设和小街小巷广告栏设置问题。“金华正在建设绿化城市,位于劳动路靠南边的路段,一直没有行道树,对整个城市绿化不雅观,建议城市园林部门好好管一管。”金阳明说,园林管理处应该及时栽种树苗并加强日常管理。

  他还反映,目前,为了国卫复审迎检,许多城市小街小巷的广告栏拆除了,这样一来,不但没有使小广告减少,一到晚上,大量的小广告被贴在了电线杆、小区楼道、店面口等显要位置。他建议,政府部门在拆除广告栏的同时,在人口密集区规划设置新的“文明贴吧”,有序引导城市小街小巷的“小广告”。

  站前社区居民杜戎胜是一位老兵,一直关注城市道路交通,他反映:辖区后丰路,虽然是一条小街小巷,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位于金华铁路西客站附近,他曾做过统计,每天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半,来往通过这里的车辆达150车次以上,小到私家车,大到5吨的货车,长此下来,道路变得坑坑洼洼,6个地下窨井塌陷,连续3年了,此路段都没有得到翻修,周边居民有的凑钱把部分窨井盖上,有的经营户自发修补部分破损路面。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杜师傅说,小街小巷作为城市百姓的日常通道,彰显着最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希望职能部门重视小街小巷的改造建设,把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小街小巷建设好。

  社区傅美英阿姨反映,城市居民养狗十分普遍,因此,小区里、道路边、公园里……到处都是狗的粪便,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一不小心就“中招”,希望职能部门在抓好管理的同时,建议新闻媒体注重引导,让城市居民文明养狗。

  个体户代表王娇娣阿姨带着一个老问题来反映,站前社区作为城市的窗口,而辖区海丰街、普丰街、永丰街等小街小巷,都没有安装过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严重影响了治安和居民的安全。她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背街小巷的路灯安装,实施“亮灯”工程,让市民不再担心。

  当天的活动,还有不少居民坐上市民问政直通车,把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到场的代表对政府工作、思想、作风……发表看法、意见、建议,有表扬,有批评。现场,市民代表提了30多条意见建议。

  据了解,市民们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将通过金华新闻联播、市民问政、行风热线三档栏目进行报道,并与有关职能部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记者手记:架起政府与居民的“连心桥”

  衣食住行,关系市民的日常生活,市民问政直通车作为一个崭新的民意表达平台,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也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有力抓手。

  在当天的活动中,记者听到了许多批评政府的声音,小到小区花坛绿化,大到城市建设,百姓的声音响起。如何让这些批评的声音传递到政府部门的耳朵里,靠的是一个公开、亲民的平台。市民问政直通车的开通,不仅拓宽了民意的表达渠道,更让民意搭上了直通车。

责任编辑:吴晗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