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近日开馆
金华历史久远,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生存于这片土地上的金华人不仅适应了金华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山水水,而且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八婺文化,其中就包括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月22日上午10时,在有着近千年文化积淀的金华府城隍庙,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9月22~24日,馆内安排了金华道情、婺剧折子戏、木偶戏、高跷、剪纸、金东小锣书等登台展示,与观众互动,为市民带来异彩纷呈的非遗饕餮大餐。
动静结合打破传统展示模式
“这是一个小小的展馆。但小展馆,大文化,她全景式地展现了千百年来金华民众的风俗习惯、情感追求、审美情趣、精神价值、智慧创造与旺盛生命。”这句话摘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介绍前言。自9月22日开馆以来,馆内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破传统展示模式,采用动静结合的互动模式,吸引着市民们的关注眼光。
据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李军介绍,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8项、省级名录项目102项、市级以上传承保护基地53个,市级以上传承人183人,各类非遗馆26个。
为宣传弘扬、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2013年金华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12年7月初就开始了筹建工作,,非遗馆的实物征集采取接受捐赠为主,部分实物实行协议收藏的方式,目前展馆集中展出150多项非遗项目。
非遗馆利用金华府城隍庙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城隍庙整体建筑布局,巧妙地融入非遗项目宣传展示。设置有百工区、遗韵区、风情区、传说区、特色区、传承区、展演区等七个展区,通过展板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非遗项目。
在展馆内,市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竹编、婺剧戏服制作技艺、婺州窑烧制技艺、孔明锁制作技艺、金华道情、磐安板凳龙等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工艺特点及保护传承现状等情况,还可以亲自体验金东木版年画印刷等制作过程;一边品尝现场制作、新鲜出炉的婺州传统糕点,一边欣赏金华道情、婺剧折子戏、木偶戏、高跷、剪纸、金东小锣书等表演。
李军告诉记者,接下来,展馆将积极结合岁时节庆、传统节日,不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发挥自身优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之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以奖代补激发非遗保护热情
东阳木雕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金华市项目,在位于展馆内的东阳木雕展位上,东阳木雕研究设计院的木雕师傅正低头忙着现场制作木雕版画,她的桌子上排列着30多把小刀,有躺刀,有平刀,还有刻刀等等,每把刀都用处不同。市民们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都被她厉害的刀工所折服,甚至有市民出高价当场表达了购买意向。“我们这次全副武装地来,不仅是为了展示,还是为了考核而来。”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是我们提出的‘以奖代补’考核办法。”李军介绍道,“以奖代补”办法于2011年提出并制定,旨在提高传承基地和传承人的非遗传承积极性,特别针对传承基地,根据基地传承保护方向不同,分4类进行不同考核,分别为生产性保护基地考核、宣传展示基地考核、传统节日保护基地考核、传承交流基地考核,通过评估和监督,使所有人强化科学保护的认识,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到有效和适度。
“以前我们集中考核都是打‘游击战’,每年都为找地方伤透了脑筋,”李军说,“现在,有了这个非遗馆,我市非遗文化就好似有了一个‘大本营’,以后办活动、组织考核,都不愁场地了。”
传承保护需要各方力量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历史上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较大影响,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的改变,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失的危险。
“传承与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希望,不加以保护,物质的文化形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因为,它是一种没有生命的存在。”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陈华文致力于非遗文化保护研究多年,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存在于历史的典籍中,更多地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历史与生活的交织,使它拥有别样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它是活着的历史,是一种生活化了的历史或历史化了的生活,是一种活着的文化‘化石’。因此,为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了我们今后文化的发展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机会,我们必须对这种决定我们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力的和持续的传承与保护。”
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仅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要从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上着手。”李军举例道:“例如雅畈镇的叠馒头项目,不仅具有地方特色,保留也比较完整,我在几年前就十分关注,像这样亟需我们挖掘的优秀项目还有很多,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还任重道远。”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