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花园村文化礼堂成百姓“精神家园”

2013-10-17 09:33:4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汪胜 通讯员 方映涵 摄

  心灵的依托文化的地标

  罗埠镇花园村有座陈氏宗祠,如今,成了村里的文化礼堂。村主任陈红军每天都会走过来看看、转转,看着“励志廊”上的照片,他不禁露出笑脸。

  今年,根据上级要求,花园村率先探索兴建了以构建精神家园为内核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包括“两堂五廊一中心”:行礼的礼堂、学习的讲堂和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展示的内容既有表达主流价值的规范元素,也有结合该村实际的特色元素。

  在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花园村专门设立了“孝悌榜”、“学子榜”、“寿星榜”和“贡献榜”,为村里的劳动模范、孝子贤媳、优秀学子、老寿星、历任村干部等内容,这些资料全部都是老百姓踊跃提供的。

  “端正做人、励志勉学、杜绝恶习、应世经务、孝顺长辈。”这是花园村的村训,一代又一代的花园人,延续先辈留下的村训,做人做事。

  花园村村民的祖先是武将出生的中国宋代抗金大臣宗泽,好武民风也有好勇斗狠的流弊。而如今,村文化礼堂组织了各类文体协会,全村百姓“文武双全”。花园村村主任陈红军说,文化礼堂的建成,为全村村民提供了一个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公共载体,为他们提供了心灵安放的依托。

  以前,传统的村落有市集、庙宇等固定的场所,是当时人们互相交流的“精神家园”,现在的农村,文化礼堂的建立,同样为村民提供了精神文化的家园。

  文化礼堂建成后,村里将陆续开展传统的文化聚会、幸福讲堂、幸福礼堂礼仪活动。如今,来村里的文化礼堂走一走,看一看,老百姓都说,过去的美梦,现在成真了。

  在花园村,每年过年,说到最热闹的事情,就是正月迎龙灯。龙灯属于金华传统的板凳龙,但相对于单薄轻便的金华近郊板凳龙,却又显得更加厚实粗犷,同时不失丰满华丽、多姿多彩,且具有集诗歌、书法、灯谜于一体的浓郁文化气息。

  板凳龙制造工艺精湛,结实而厚重,龙灯单桥是长2米、宽20公分、厚3公分左右的木板,上面安装4盏八角花灯,灯笼纸面上或写上诗词名句、或灯谜谚语、或喜庆吉言,也有绘画贴图等。灯笼之间更有鲜花绿叶点缀,舞动时连绵起伏摇曳多姿,灯火辉煌花枝颤动场面特别美丽。

  迎龙灯不光是为了热闹戏耍,更是代表一方百姓展示骄傲自信和祈福美好生活的象征,一般只有大村落才有实力迎龙灯,且村中居民多为同宗同脉一姓相承,而龙头就代表了这个村的信仰和尊严,那是绝对不容亵渎和侵犯的。龙灯有特定行走路线,号称灯路,村里的龙灯只在本村范围活动,瑞祥福气也只保佑自己宗派。

  如今,每天傍晚,当天微微暗淡,村里文化礼堂外的广场上,音乐声总会响起,村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集合跳舞,开启村民们的文化夜生活。陈红军说,平时大家各忙各的,自从建了文化礼堂,大家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和理由,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

责任编辑:吴晗晓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