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三代人眼中的交通工具变迁

2013-11-01 10:03:1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楼婷

  “60、70后”:摩托轰鸣声里的回忆

  1960年3月,5辆崭新的“幸福”牌250型摩托样车在上海自行车二厂诞生了。自此,摩托车开始作为一种家庭富裕的象征,慢慢被老百姓所认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成为交通工具中的“新宠”,成为私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开始。

  在很多人心目中,老“幸福”应该是中国摩托车里程碑式的品牌,是一种回忆和怀念。网友“RobetoWoo”就在网络上记录道:“老爸和朋友一起整修复活了一台经典的‘幸福’250A摩托车,想起‘咚~咚~咚~’的排气声、复古的全金属外表,不禁让已经长大成人的我回想起那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狼族机车男”也留言说:“上海出的老‘幸福’,那骑起来是一个爽!我小时候骑的就是我老爸的,‘幸福’250B和250C,车很重,倒地时一个人是扶不起来的。”

  之后,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品牌开始出现,摩托车也开始逐渐取代自行车的地位。今年刚满50岁的张师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和妻子来到金华打拼,2000年,女儿上初中,为了接送女儿,张师傅准备购买一辆摩托车,一番精挑细选后,选择了“雅马哈”品牌的摩托车,售价20300元。那是房价才1000多元一平方米的年代,要一下子拿出两万多元,对张师傅一家来说还是有些吃力,在经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会议”后,终于买下了。

  “我觉得这车有灵性,注定是我们家的。”让张师傅说出这样的话,是源自一次“有惊无险”。那是2006年的一个春天,张师傅接完女儿,就把摩托车停在小区楼下,吃了个晚饭下楼去看,车子竟然不见了。在找寻无果的情况下,张师傅报了案,还找到“雅马哈”品牌专营维修店,请店员们看到后联系自己,但一个星期了,也没有任何消息。就在张师傅快要放弃的时候,他接到维修店修理工的电话,说曾在凤凰小区看见过他的车。张师傅赶紧赶到凤凰小区,一个一个停车棚找,终于发现了他的摩托车。但张师傅不动声色,而是先去派出所请求支援,与两位民警一同在隐蔽处蹲守,想来个人赃俱获,近4个小时后,偷车贼现身拖车,正好被逮个正着。

  就这样,这辆“命运多舛”的摩托车一路陪伴着张师傅一家,以及女儿的成长,直到2011年过了使用年限,被强制报废,张师傅把车子保养得很好,十几年下来,车子几乎没有出过什么毛病,至今还好好地停在车库里,他时不时要把车子拖出来在小区里骑一骑,过一下瘾。

  婺城区塔石乡卫生院院长傅卫明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22年间,一直在山区卫生院从事基层卫生工作,扎根山区,也亲历了山区交通的变迁。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塔石时,山路崎岖,最好的路也是黄泥路上铺层沙,山里的交通工具主要以徒步为主,独轮车、牛车为辅,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村民的健康观念落后,看病都需要出诊。当时,傅卫明负责的片区有5、6个村,无论刮风下雨,在每个月20日,他都雷打不动要下村去打预防针,从第一天凌晨出门,第二天凌晨才能到家。

  为了方便出诊,傅卫明买了一辆25寸的“海狮”牌女式自行车,但山路多颠簸,摔跤是常有的事,有时山路不好骑,还是得背上自行车徒步上山。1995年,他花了一万多元钱买了一辆摩托车,虽比不上自行车灵活,但好在省时省力,也让他着实在山区里风光了一把。买虽买了,但他很少骑,一来还是山路太差,不好骑,二来则是不舍得骑,因为就算是最近的加油站也要在30公里开外的汤溪集镇上,为加一次油下一次山,很不划算,所以,他只有在下山买生活必需品时才会骑上摩托车,顺道把油加满。

  现如今,山里都铺上了水泥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别说摩托车,山区里人人家中有小车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塔石乡卫生院也配备了出诊车,每个月每个医生可以出诊4次,村民们来看病也十分方便。

  绿色出行风已然刮起

  如今,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状况越来越好。汽车性能也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提高日趋完善。交通工具由原来的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多样化,小轿车、中巴、大巴、豪华车、公交车、出租车、飞机……老百姓出行选择的余地非常大。人们的出行已不再局限于上班、购物,更增添了旅游休闲。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人自驾车出去旅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交通拥堵的出行烦恼,以及大量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但就在大家“纠结”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放下汽车钥匙,选择坐公交车、步行或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为曾经单调的出行增加更多的乐趣。

  近日,金华公交试水电动市场,10月底,两辆由青年汽车集团生产的长12米的纯电动公交车将在公交东站至公交南站区间的K12路投入试运行。除此之外,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首期100个站点基础工程都已结束,已完成24个站点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其他各站点的锁止器、中控柜、车棚安装和供电、通讯调试工作正陆续进行,力争月底完成首期建设任务,11月初将面向市民办理租赁,系统投入运行。

  一系列绿色出行举措的实施,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全市范围内吹起了绿色环保出行风。

责任编辑:潘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