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五一路与解放西路交叉路口的江北通济集贸市场正在重新装修,很多经营户外溢到居民楼楼下的小广场,有的甚至外溢到市场外的通道。这个市场有三条通道,分别通向解放西路、五一路和劳动路。三条通道两边经常摆着摊位,车辆难以通行,住在这里的居民每天上下班都比较闹心。得知该情况后,3月16日,婺城区城管行政执法分局联合多部门以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位该集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整治。经过前期教育劝导,当天的整治行动较为顺利,大多数经营户都很配合。如今,市场占道经营现象已经没有,通道也随之宽敞了许多。不仅如此,分局还将对该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蹲点巡查,督促市场做好环境秩序和卫生整洁的保持,并举一反三,陆续开展上浮桥、高村、西郊、骆家塘、后城里等区块和四牌楼、小码头、兰溪门等市场综合治理。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婺城区委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部署,推进精品城市创建,婺城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围绕精品创建,在城乡管理上打造新标杆
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精品城市”的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婺城区城管行政执法分局从2月10日起,开展了对环城西路、金兰中线、二环西路、二环北路、迎宾大道等路段沿线环境的综合治理。另外,在前期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从2月15日起,分局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对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进行强制整改。依法拆除违法设置的钢棚、雨棚,配合乡镇(街道)做好拆除违法厂房、房屋工作;依法拆除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和店面招牌;清除牛皮癣、割除违法设置的横幅;取缔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搬离沿街店面房屋前后的乱堆放物品。据了解,截至目前,分局集中整治行动共拆除破损店招牌和广告牌174处,总计1231.23平方米;依法暂扣灯箱53只;劝导占道经营行为491处;清理店面及房屋前后乱堆放的砖石、木材等杂物190余处,计100余吨;拆除雨棚、钢棚共计47处,总计2157.56平方米。
此次综合治理树立了城乡管理按照“二净二新”(即:乱堆乱放清干净、乱搭乱建拆干净、广告牌匾设置一新、沿街门脸修饰一新)的管理新标杆。
围绕市容长效机制,在提升中取得新进展
为了更好地巩固各类市容整治成果,分局立足长效,注重整治一处巩固一处,在各项整治实施后立即跟进建立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去年,在对兰溪门市场开展市容整治的基础上,分局依托市场发展集团,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安排2名队员长期驻守,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做到“两巩固、两提升”(巩固占道经营整治成果和停车秩序整治成果,卫生保洁水平和立面改造提升)。
今年以来,针对兰溪门区域,新出现的占道经营保持高压态势,分局发现一起坚决取缔一起。并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市场内车辆的疏导;协调环卫部门,设定专人提高清扫的频率及覆盖时间;取缔占道经营47起,暂扣物品34件。通过一系列整治,有效落实了整治成果长效机制和卫生保洁的提升。
围绕关注民生需求,在疏导管理上拓展新空间
一直以来,分局按照“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找准美化城市、促进发展、保障民生与维护稳定的结合点,积极化解了管理中出现的各类矛盾,营造市容与民生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去年12月,在婺城区城管办的牵头下,市政管理处、婺城工商分局、行政执法分局、区食药局、公安、交警、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等部门和单位,分宣传教育、集中整治、巩固成果三个阶段,联合对解放东路夜市23个无证饮食摊点进行了取缔。在取缔这些饮食摊点后,考虑到这些摊点业主的生计问题,分局也积极协调解决摊点的疏导问题,进过多方选址,目前初步选定了金茂大厦旁作为新的夜市饮食摊点疏导点。
围绕执法职能延伸,在中心乡镇管理上力求新突破
随着城管执法工作向集镇的延伸,分局也不断加大中心乡镇的市容管理工作力度。今年以来,为了使白龙桥的镇容镇貌有明显的转变,分局白龙桥大队先后进行了镇容镇貌、户外广告、玉山路店铺路面、华电路市容、宾虹西路、牛皮癣清理、婺城中学校门口及周边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了集镇秩序,彻底地改变了集镇原来的脏乱差旧貌,使得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在做好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长效管理切实落实到位,大队还着手建立集镇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管理向法制化、制度化、长效化转变。经过不懈努力,使得集镇卫生状况大有改观,提升了集镇的品味。在白龙桥大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分局还将把执法工作进一步延伸到雅畈、安地、竹马等乡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