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面保洁、河道专项治理、长湖生态清淤……2014年,婺城区水务局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任务,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各项重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婺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重点整治“最差河流”桐溪
桐溪又名洞溪,源出长山乡大坪尖,全长22公里,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宽度20米左右,是县级河道。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桐溪整治作为婺城区“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作之一,以“全民参与、全域治理”的思路推进。
前期,婺城区水务局、白龙桥镇、长山乡镇府对桐溪辖区段展开全面整治,清理溪内水上漂浮物,以及河床沉淀垃圾,经过整治,桐溪脏差现象有了明显改善。此外,婺城区水务局还为桐溪流域的村庄安排了河道保洁员,每天对河道内的生活及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对养殖场乱排粪便、污水现象进行监督。
下一步,婺城区水务局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动员桐溪沿线村庄村民人人参与,养成自觉维护桐溪水环境的良好习惯;严格落实“河长”制、属地责任制,真抓实干、全面出击、重拳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底,婺城区水务局争取到了中央农田水利资金灌排河道整治项目,对桐溪浙赣铁路桥至330国道桥出口段1.663公里长河道进行治理,工程总投资750多万元。桐溪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河道清淤疏浚和河道护岸。
此外,桐溪小流域治理作为“婺城区南山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一个子项目,列入了婺城区政府“五水共治”五年行动计划,工程总投资约为9000万元。下一步,婺城区水务局计划对桐溪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采用生态护岸,加固堤防,建设一条会呼吸的河。
着力打造“最美河流”白沙溪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婺城区决定打造“最美河流”—————白沙溪。白沙溪为金华江主要支流,全长68.3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流经婺城区沙畈、琅琊、白龙桥等乡镇,其中从金兰水库至金华江汇合口长17.5公里,河道宽度100米至180米。桐溪全长22公里,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长山乡东屏村至金华江汇合口长12.6公里,河道平均宽度20米左右。近年来,白沙溪受畜禽养殖、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影响,水体污染较严重。
关停非法采砂厂、劝离畜禽养殖户、集中清除淤泥……自“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婺城区水务局、白沙溪沿岸乡镇、行政村对白沙溪水环境整治行动一个接着一个。婺城区水务局还在白沙溪临江大桥段种植了21万株芦苇,并委托绿化养护部门再次对河道亲水平台两侧绿化进行修剪提档。
6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白沙溪330国道桥下游,这里正在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三台挖掘机正在掏挖河底的淤泥,一派紧锣密鼓的繁忙景象。“对河道清淤疏浚,将淤泥、砂石、垃圾等阻水障碍物清理出河道,能保证河道水流的畅通,增大其行洪能力。”婺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白沙溪流域,其他工程性措施也在进行。白沙溪在建的河流治理有3个建设项目,分别是婺城区白沙溪琅琊集镇段治理工程、婺城区白沙溪白龙桥古方段治理工程和婺城区白沙溪高田塍后金段治理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婺城区水务局严格按照水利建设程序,精心组织,倒排工期,加强协调,明确责任,目标管理,科学调度,节点控制,定期通报,跟踪督办,扎实推进。
截至目前,白沙溪古方段总投资247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354万元,完成工程进度95%;白沙溪琅琊集镇段总投资1803万元,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白沙溪高田塍后金段总投资2899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174万元,完成工程进度75%。
在白沙溪琅琊集镇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里的白沙溪两岸已经焕然一新。“该工程的建成将使琅琊集镇段的防洪标准极大提高,为防治洪水,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镇品位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婺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速加快长湖“生态清淤”
长湖历史上为婺江古河道,素有“十里长湖”、“水阁上陈”之称。主河道起点位于金华江河盘桥边,沿途经过乾西乡政府、雅宅、马淤、后畈田等地,于栅川重新汇入金华江,河道全长约12km。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近20年来,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长湖,使长湖水体恶化相当严重,群众要求治理的呼声强烈。
根据区政府长湖整治工作要求,今年年初,婺城区水务局与江苏东方生态清淤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委托其对长湖环城西路到二环路乾西段进行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干化处理。生态清淤是指通过清淤船河面作业将淤泥通过漂浮在水面的管道吸运至淤泥处理厂进行处理,将淤泥经过固化处理后使淤泥和水分得到很好地分离,再将处理后的河水返回。固化处理后的淤泥可实现多途化利用,此次主要是作为制作多孔砖的材料。
6月16日,在长湖沿岸,记者看到几台大型机器设备正在作业。婺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是生态清淤一体化设备。5月份添置的一套新的淤泥处理干化脱水一体化设备也已经在现场作业了。“以前只有一套设备的时候,每天处理的干方量远远达不到进度要求,现在两套设备同时作业,工作效率增加了一倍。”婺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长湖地理位置特征及所属行政区域,目前整个清淤工程分为4个区块实施。这4区块分别是环城西路以东与金华江交接的城西街道区块、二环路与高速公路之间主河道区块、高速公路至金华江汇合口区块、长湖支流二环路两侧西湖及下湖区块。每一个区块都已经明确了河道长度、实施主体、完成时限,并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两种方法相结合,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条长湖清淤工作。
与此同时,根据“五水共治”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婺城区水务局完成了长湖流域防洪排涝规划。下一步计划逐步对河道两岸进行生态护砌并进行景观绿化,疏通或人为开挖部分河道,使各条水系能够相互贯通,让水流动起来,还长湖清澈干净的本色。
积极推进石柱头项目建设
6月13日上午,记者跟随婺城区水务局工作人员来到金华江石柱头电站建设现场。石柱头电站位于白龙桥镇白沙溪与金华江交汇处临江村,正常水位与河盘桥梯级发电尾水位衔接,上接市区河盘桥电站,下邻兰溪市灵马枢纽。
据了解,石柱头电站根据《钱塘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规划,项目建设也经婺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石柱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电站属大流量低水头河床式电站。装机4台730千瓦,总装机容量292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894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为3062小时,年收入370万元,正常蓄水位30.62米,设计洪水位36.7米,尾水位为27.5米,毛水头为3.12米,电站以上流域面积634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6秒立方。
在建设现场,记者看到,石柱头电站厂房主体基本完工,整体外观已基本呈现。据婺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电站2012年10月25日开始建设,现在基本已完成土建项目,电站机电设施已安装完成,正进入调试阶段。石柱头电站工程建成后,将在上游形成4500亩水面,将为婺城新区营造风景优美的城市滨江景观,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此外,在石柱头左岸实施的金华江马海畈堤、虹路堤建设,工程长度6公里,投资达8560万元。通过堤防新建,电站发电蓄水,加上下步实施的河岸、堤顶绿化美化工程,在婺城新区金华江上初步形成长5公里、面积200万平米,库容600万方的城市水库景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