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产经

婺城企业努力向“机器换人”要红利

2014-06-30 10:26:3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傅伟炎 通讯员 余旭行 徐进

  社会在巨变,经济在转型,过去30年经济发展曾经拥有最大的优势———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不断弱化。同时,在环境承载约束受限、资源能源用工等要素的日益紧缺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企业单纯凭借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这种粗放式“外延扩张”模式生存将不可持续,婺城选择了“含金量”最高的技改投入———依靠技术创新驱动“内涵提升”实现稳健发展将是大势所趋,而“机器换人”,正是技改的核心

  但当低成本优势逐渐淡化,企业越来越发觉政府推行‘机器换人’是把握‘设备革命’大势的正确选择。当前,婺城制造要由人口红利转向技术红利、资本红利、人才红利仍需经历积累期。而‘机器换人’是顺应时代选择,符合当下企业发展实际,易学易用、见效快的‘技术升级捷径’。未来,工业企业在技术改造上的布局将更深刻地影响着后期的竞争地位。‘婺城制造’要成为“先进制造”的代名词,就必须在‘设备革命’阶段,与工业先发地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创大实业投入五千多万元万元实施年产200万套汽车铝合金轮毂生产线技改项目,产能增加30%,资源的消耗降低20%,去年10月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7000万元;

  优胜美特投入一千多万元实施技改,在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企业营收、利税均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将头孢类药做到了业内前三名的佳绩;

  金华福立新型建材公司投入三千多万多元,购置新型多孔砖加工生产线及辅助设备,公司腾出原来的1/2面积,员工由100多人减为60多人,产值却同比增长一倍多……

  在婺城,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提升自身实力,加快实现转型发展。近年来,婺城工业技改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机器换人”投入占据很大比重。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用工人数的相应缩减,不仅有效缓解了“用工难、用工贵”的困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企业的用工开支,而同步发生变化还有企业的人均产值、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等均实现大幅度提升。“一增一减”之间,折射出的是人口红利日趋微薄情况下,我区推进“机器换人”的现实红利。

  以前一台机器需要三人管,现在一个人管三台机器,既轻松又高效

  “机器换人”先行先试,为企业换来发展先机

  走进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加工车间,以往机器马达轰鸣嘈杂的场景不再,取而代之,几个工人轻点机台上电脑操作平面,就能轻松完成工作。

  而在6年前,公司年产近50万台变速器,生产员工人数约2000人,一台设备需要三个人操作。今年,随着乘用车变速器项目的竣工投产,年产变速器飙升至100多万台,而一线操作工人人数不到1500人。如今,随着自动生产线代替单机作业,一名工人就可以管控操作三至四台机器,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劳动效率、产能却增长了一倍以上。

  事实上,作为我区乃至我市较早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之一,万里扬早在2008年就开始在扩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机器换人”概念,凡是新增生产线尽可能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近6年来,该公司投资10亿余元开展了“年产5万台重型汽车变速器技改项目”、“年产6万台全铝壳高档轻卡变速器技改项目”等一系列省、市重点技改项目,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精端数控生产设备,对公司产品的升级,产能的整合,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工作,率先实施“机器换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事实证明,这样的先行先试极具前瞻性、战略性。2008年开始,特别是2010年上市后,万里扬通过实施技改项目,大规模引进了数控智能化的高精尖生产检测设备,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而且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公司拥有各类生产设备3700多台套,其数控自动化设备占92%以上。

  得益于“机器换人”,齿轮加工生产线、装配生产线、铸造等环节均实现了人员精简,同时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近年来,投放市场的各类变速器产品,反响良好,收到了客户的追捧。尤其是商用车变速器,曾经一度占据国内百分之六十的市场份额。

  “机器换人”,从字面上理解是通过“机器”替换“人”。它的直接目的是技术改造,通过设备升级、机器换新、引进流水线,改变以“人工”为主的工业生产方式,形成制造新优势,实现企业“二次出发”。万里扬高管任华林认为,“机器换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买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目标就达到了,还需要打通‘信息化建设、精益化管理和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三个关键节点。只有软硬兼施,才能让机器换人发挥效率效益最大化。

  相较水涨船高的人工工资,实现设备更新后,显然要划算很多

  “机器换人”减员增效,这笔账企业都会算

  为什么要机器换人?几乎无一例外,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都认为:用工难、用工贵,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机器换人”化解难题。

  位于竹马工业功能区的福立砖瓦厂是一家传统建材企业,最多时曾经有100多名工人,年产砖不到五千万块。去年,企业投入3000多万元引进了多孔砖技改生产线。通过实施技改项目,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露天生产变为室内生产,不用看老天的脸色;用地面积减少一半,工人减少了三分之一,而产能却是未技改之前的一倍以上,能耗减少一半。今年,长湖疏浚清淤工程中打捞上来的淤泥,每天都被该厂就近“化害为宝”,实现综合利用。

  企业负责人盛福社说,现在,雇佣一名工人的月工资和2012年相比,出现了30%的上涨。不仅如此,由于工资上涨较快,一些工人在薪酬方面还出现了攀比现象,一旦那家企业开出的工资高,一些工人便立即跳槽,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仅用工贵,特别是像他们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地人一般不愿干,招工特难。如今企业引进了新生产线,用上了机器人,只需两人操作按钮,便可替代之前二三十人的工作量,而且产品质量还大为提升。

  “通过机器换人,工人劳动强度大为降低,而今60名工人就可年产一亿块新型多孔砖,员工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劳动生产率却提升了一倍。该不该换,这样的算术题谁都会算。”虽然投入了巨资,但盛福社还是为“机器换人”产生的高效叫好。

  “人工压力真的很大。考虑到熟练工放走了也不好找,只好满足他们高企的诉求。”优胜美特制药公司经理石海丰表示,企业成本上升最大的一块就是人工。为此,他们今年也投入巨资实施机器换人,添置了几台自动化包装设备。

  伴随物价上涨,生活成本的攀升推高劳动者的预期工资。记者发现,去年,我区工人工资普遍较2010年上涨20%到30%,部分基数较低的行业甚至出现50%的涨幅,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延续。

  相较之下,实现“机器代人”后,这笔账显然要划算很多。石海丰说,目前企业工人工资及各种保险金,每个人每月至少要花费3000多元,而他们每添加一台新设备,人工成本就可以缩减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左右。“一台机子的售价在10万到15万之间,一两年就可以回本。”他称。

  很多企业也正是被这个“算术结果”所吸引,才主动加入到“机器换人”的行列中。但这在以前,却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一直到2004年以前,“机器”二字都还是昂贵的代名词,对成本的精确计算,让企业们纷纷选择了“人”。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这一现象开始逆转。前所未有的“民工荒”从珠三角、长三角一路蔓延,供需关系变化,人工价格水涨船高。与此同时,随着国产技术的进步,机器的价格却逐渐跌落,“机器换人”的对比效应显现。

  如果不能相应地提升工人素质,也会限制其效益的发挥

  “机器换人”要换设备,更要换头脑换思路

  “‘机器换人’已经势在必行。”有专家表示。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入的“人口红利期”,即将在2015年前后宣告结束。由此,用“机器”替代“人”,就成了“再工业化”的基础之一。

  对企业来说,“机器换人”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对政府来说,它也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早在2012年底召开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中,省委书记夏宝龙就提出,我省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机器换人”,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减员增效、减能增效、减耗增效、减污染排放增效和提高优质产品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四减两提高”目标。

  从去年开始,我省又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设定的目标是,今后三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要达到60%,机器装备投入占工业投资比重要达到40%。

  不过,虽然是大势所趋,记者了解到,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机器换人”的底气和实力。

  有企业主表示,现在设备价格确实比以前降低了不少,但对一些小微企业来说,还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据了解,目前企业所用的自动化设备,大多是国外进口,不仅价格高昂,还不一定适合国内企业的生产,需要二次改装和调试。

  人才也是掣肘的一个方面。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专门的工艺技术部门,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难以自主开发新工艺、新产品。而“机器换人”不仅仅意味着生产线的更新,如果不能相应地提升工人素质,也会限制其效益的发挥。可以明确的是,“机器换人要求一线员工必须尽快向知识型生产者转型。”

  说到底,机器很关键,但人是核心。“机器换人”要换设备,更要换头脑、换思路。这样,才能真正换出一片发展的新天地。在婺城,“机器换人”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但企业不能止步于引进设备、换掉工人。更值得长期探索的是,如何把现代技术纳入到整套的生产管理体系中去,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真正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战略目标。

  投入巨资引进先进生产线,不少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机器换人”并不好走,但也要努力尝试

  摆在面前巨大的投资,是实施“机器换人”最大的“拦路虎”。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一些硬件上的投入达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而成本回收可能需要3到5年;而很多小微企业不一定具备资金实力,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省经信委一份调查显示,38.1%的企业表示对机器换人“迫切需要”,有53.4%的企业态度“模棱两可”,认为只有在政府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时才会考虑,原因主要是机器换人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以企业现有财力无力承担。而目前完成或者正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的,主要是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而对于广大小微企业而言,这条路并不那么好走。

  比硬件投入难度更大的是软件投入。“机器换人”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线的更新。如果不能相应地提高职工素质,也会限制其效益的发挥。在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中,简单重复的工作在急剧减少,企业规模不再由员工数量决定。机器换人要求一线员工必须尽快向知识型生产者转型。事实上,很多小微企业本身缺少技术部门及人员,难以自主开发新工艺、新设备,这就需要装备研发制造等相关支持。问题在于小微企业这方面的承受能力就很弱。

  不过,眼前的实力并不能阻碍企业主们对于“机器换人”的热情。婺城工业企业对此形成了共识,正努力向“机器换人”要红利。

  尽管“机器换人”已成为工业化步入更高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市场“无形之手”的内在规律体现,但政府的“有形之手”在这一过程中也须“有为”。政府有所作为、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是企业减少纠结的关键。

  事实上,政府部门只要进一步加强“机器换人”的政策引导、政府服务和机制建设工作,就能为破解“不能换”这一更复杂更深层次的难题,探索更高层面的改变。当“人口红利”变得难以为继,如何为下一步发展赢得竞争新优势?“机器换人”就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记者建议,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在设备和技术研发方面给予扶持。从企业方面来说,“机器换人”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实力较弱的企业,不妨从采购简单加工设备开始,以后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逐渐更新设备。电视台、报社等媒体矩阵掀起“机器换人”榜样宣传的热潮,企业之间互比互看,交换经验。“机器换人”的政策福利和现实红利,让更多有潜力但踌躇不前的中小企业鼓足勇气参与“机器换人”的大潮。

责任编辑:吴晗晓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