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旭日边那迸射激情的五星红旗。
我爱它的鲜艳,爱它的血色,爱它的坚持,爱它的风采。
我爱它浸染着鲜血,红得刺目;我爱它浸透着汗水,炽热而奔放;我爱它对历史的缄默;我爱它在沉默中爆发。我爱它在那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容颜,也同样爱着它永不褪色的心。
它牵动的是在它尚未诞生之前的东方这一片多难的土地。在千年以前,贫瘠的土地演化为筑就万里长城的秦朝,兵荒马乱,草木皆兵,保家卫国,仿佛已是出生时赋予的使命,在那时,我们已学会了何为“国”。死寂。长城下一片死寂,除了凄厉的孤魂惨叫便只剩下姜姓女子哀怨的啜泣。这是由血肉铸就的长廊,断裂的篇章在不朽的石砖中不断回放———这究竟是一场正确的成就,还是一幕无法重演的悲剧?
两千年后悲剧再次上演———骨瘦如柴的国民无力地抗拒着英军,他们下意识地抵触鸦片,却心甘情愿地沦为它的奴隶。国民的奴性在清末发挥到了极致。英军带着冰冷钢铁入侵,而我们以血肉之驱相抗,在银色的铁皮上绽开朵朵鲜艳的“血花”,淹没在枪炮的嘶鸣中。一切都是被迫的,一切都是无奈的,在我们动手签下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之时,就注定了我们在这以后的100年中的动荡与艰辛。
19世纪的中国是屈服的,顺从得不像中式的傲骨和韧性。西方蚕食着我们的边境,又大肆攻入心脏,失去了防卫的边疆诱人而又弱得不堪一击。国民此时并不知道,在隐约的各个角落,已经出现希望的曙光。暗红色的血液已在土地深处缓缓流淌。来自脚下的震动激励着麻木的国民。于是有了梁启超,他说:“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国将不得安其业”。他将“国防”二字带给这片土地,将反击列强的机会带给中国,可是被毅然抛弃,历史无情地将他处决。然而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难以忘记这个像朝阳一样的改革者。
追溯到今日,随处可见的国防二字,却鲜有人知道它的意义。就像那片鲜红,飘扬在我们眼前,而我们对它仅仅报以微笑。中国依旧是一片多难的土地。多次的地震、水灾、旱灾,以及之前的雪灾,一次次冲击着我们几近崩塌的防线。这灾难中,涌动着的是鲜红的血液!部队官兵在第一线的努力有目共睹。我们在不经意听见他们中有谁的生命在此终结,内心涌动着无以言语的惋惜和痛心。
在和平的岁月里,我们才懂得了“防”。我们防着灾难,防着外患,防着国内的骚动。我们要提防的,不仅是暴力的手段将国家瞬间摧毁,更是一种无形的危害,一种在无感知的情况下使国民堕落的可怕因素。国防涉及多个领域,它可以渗透进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也可以被认为是影响国防的因素之一。当我们在红旗下轻唱国歌时,那种呼之欲出的强烈情感便是一种国防精神。它有时甚至会让我们流泪,为之疯狂,与它同欢乐,同哀伤。
我们可以滔滔不绝,义愤填膺地将国殇罗列上一天,但随后便可能爆粗口大骂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带给我们的压力。我们可以将世博的展望写满整整两张纸,却对展馆明令禁止触碰展品动手动脚。我们在一方面极力标榜着中国人的智慧,却在它背面宣扬着自己的愚昧和粗鲁。
我们不需要执起枪戟上阵打杀,中国的国防并非全是暴力的。我们可以学习,我们可以完善,我们可以改变。我只是一名高中生,再平凡不过的我,同样可以以我的努力反射中国的耀眼赤色。在初中时期有幸去过一次日本,当我们临场发挥的生疏英语与接待的同学们的流利英语对比,才不禁汗颜;当我们看见日本的中餐馆里为排队而争吵的中国人时,才不禁汗颜;当我们看见日本阴暗的角落也不失整洁,而想到“中国式巷道”的腐臭味时,才不禁汗颜。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的真的很多。即使不能成为一名士兵,即使不能驻守边疆,去感受那刺烈寒风中疯狂跃动的鲜艳的国旗,我们依然和“国防”紧紧联系在一起。
跨世纪的我们思想不再滞后,我们拥有荣辱观,拥有人生价值观,我们拥有凝聚力和意志力,我们拥有信念与希望,我们钦佩每一个值得钦佩的人,悔恨每一次失礼与莽撞的伤害,我们有朝气有希骥,我们带着梦在飞。我们懂得“少年强则国强”的含义,我们铭记那鲜艳的红色赋予我们的使命,那不再只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是“富国强兵、共筑长城”!
红旗依旧飘扬,东方站起来的,将不再只是龙的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