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面对美帝国主义的肆意挑衅,面对“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的现实威胁,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上演了一场场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打怕了对手,打硬了自身,打出了士气、尊严和威望,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0多年后,一个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一个曾在隐蔽指挥战线工作过的军人,以自己的特殊视角和亲身经历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永不磨灭的记忆,引领我们的思绪飘向那惊心动魄的岁月、目光聚焦那战火纷飞的沙场,去体会战争的血与火,感受机要工作者的忠诚与奉献,感悟人民志愿军的顽强与坚韧。
捧读南京军区原政委方祖岐所著的《在隐蔽指挥战线上——一个机要工作者回忆抗美援朝战争》,内心那种冰与火碰撞升腾的感觉,是阅读别的书时无法体会的。读的是史实,走近的是隐蔽指挥战线的战斗生活,感受的是“最可爱的人”的可亲可爱可敬,强化的是能打胜仗、保家卫国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崭新视角:隐蔽指挥战线的战争经历
机要工作是党的咽喉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战场上,机要工作是隐蔽指挥的重要手段。正如作者所言:机要工作者,不参与指挥决策,却知道决策的结果;不参加冲锋陷阵,却知道作战的过程;没有人向我们通报情况,却能“早知道”。巧合的是,作者从事机要工作的时间,也是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后的经历。这造就了本书鲜明的特色:视角新颖独特。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史实的著作、文章数不胜数,有亲历者的传记、有军旅作家的小说、有战地记者的纪实,等等,但鲜有机要工作者的身影。本书以隐蔽指挥战线的视角来回顾、重温、叙述那段历史,可以说是弥补了这一遗憾。内容引人入胜。作者从政治审查、入队学习,到业务训练、战场收发密码电报,披露了机要工作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林林总总,为我们揭开了机要工作的神秘面纱。史料原始翔实。机要人员与战争全局及重大战役、战斗紧紧联系在一起,能够掌握作战的有关电文、命令、战报等核心信息和“第一手资料”,而当年的机密有些已经不再有保密价值,顺理成章地成了本书的史料基础,并且不少史料是首次见诸读者,这大大增加了本书的“看点”和史实性科学性。
全景回顾:揭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壮阔画卷
本书虽是隐蔽指挥战线工作者的视角,但没有就机要工作说机要工作,而是跳出来、深进去,缓缓掀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全景画卷,侵略与反侵略、入朝与离朝,交战与停战……都是这幅画卷上的一点一线,而这诸多的点与线又勾勒出画卷的雄浑与壮美。从整体架构看,本书用浓墨介绍了朝鲜战争爆发的复杂历史和国际背景,让读者对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认知;深情回顾了朝鲜战场上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例、英雄人物,以及坦克第3师所属部队一个个精彩的战斗,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走进朝鲜战争;用大篇幅叙述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的前前后后,让读者认识到半岛和平的来之不易。从文章构思看,以隐蔽指挥战线的工作为切入,以坦克第3师入朝作战为主线,以作者的离朝回国为结束,视野开阔,时间跨度长,涵盖面宽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外张力。从内容编排上看,宏观与细部,高层与底端,大人物与小角色,大战争与小战斗,全局态势与局部情况,均被有机地融会于一体,且能做到编排合理,详略得当。
深度“揭秘”:在细节中还原战争原貌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大的方面史料较为清晰,发挥的空间大、编撰的难度小;越到细节细处,越发模糊、越难深入。就像钻井一样,开个口挖个坑容易,越往下挖越困难。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一样,随着岁月的推移、历史的久远,很多细节被湮没。而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笔触伸向一个个战例、一个个事件、一个个人物,通过细节的描写与串联,最大限度地将历史事实还原在读者面前。比如,书中对坦克第4团参加石砚山进攻战斗的描述,不仅有整体作战过程的梗概,而且有被授予“人民英雄坦克”称号的“215”号坦克的“特写”,包括在“向前开,开不走,向后倒、倒不回”情况下的车辆伪装;通过调整发动机转速、声音,来引诱敌人炮火延伸,巧妙地躲过敌人的炮击,等等。这些“金点子”“妙招数”,对于今天的坦克作战仍有借鉴意义。再比如,书中对上甘岭战役的回顾,不仅有战役的双方作战兵力和总体态势的介绍,而且有孙占元烈士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等的叙述。正是这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志愿军将士的无畏、果敢、机智、献身,使本书变得“有血有肉”,历史感、丰富性和文献性大大增加。
生动展现:以诗人的情怀叙事评析
战史著作大多就事说事、平铺直叙,让普通读者提不起精神。而作者在书的重要章节附诗多首,这样的诗来自于战场、来自于生命、更来自于心灵,总让人气血充盈、豪情难抑,引起强烈共鸣;在适当位置插配诸多的字、画、图片,这样的人物、事件插图和作战示意图,既图文并茂、活泼生动,又相互映衬、增加著作的可读性和纵深感。同时,作者使用的语言口语化、日常化,简洁、通俗,但又不是记“流水账”式的汇集史实,而是有分析、有点评、有总结、有思考,有思想容量和史实厚度。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展现和精炼客观的叙事评析,历史在作者笔下不再是僵硬的事件交代,不再是干巴巴的结论陈述,而是饱含真情的史实追溯,是感同身受的记忆回顾。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在隐蔽指挥战线上——一个机要工作者回忆抗美援朝战争》一书,诉说的是历史,传递的是情感,昭示的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