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巡查,关乎每一个过往司机乘客的安全。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平凡的路政员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开始,用具体的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职责,以顽强的毅力、快速反应的处置能力,呵护着公路的和谐平安。一直以来,婺城区交通运输局路政员黎志军就是凭着这份责任,在公路线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守护了20多年。
“刚踏上公路第一天,就决心守护它们一辈子”
前不久,记者来到汤溪路政中队见到黎志军的时候,他和队员们刚巡查完公路回来,他们清一色被晒得皮肤发紫,制服被汗水浸透了。“这些年来我和队员们时常这样,风吹日晒早就习惯了。”黎志军笑着说。高大的身材,简练的言语,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身为汤溪路政中队副中队长的黎志军,看上去像一名老师。
黎志军今年40岁,在公路线上工作了20多年,可以说,他已经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公路。1993年高中刚毕业的他,就到了当时的金华县源东乡洞井道班(道班乃现在的公路养护站前身)工作。“一开始我进道班先是做了一年的公路养护工,之后就被单位派去长沙交通自考学院学了两年公路工程。”黎志军回忆,当时单位只指派两个人去长沙学习,他作为金华县公路线上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平日工作积极,且年轻、好学,就被选派了。
当时长沙交通自考学院是国内不错的学校,黎志军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校期间,他认真听讲,刻苦学习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寒暑假期间,他回到金华县,参与县区域内的公路工程建设,学以致用。“学习是无止境的,实践是很重要的。”黎志军说,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步伐,坚持在工作之余看书,虚心向公路线上的前辈请教。
“刚踏上公路第一天,就决心守护它们一辈子,父亲曾是一名从事公路养护事业30多年的养护工,能接他的班子我感到很高兴,父亲也很欣慰。”在谈及为什么会和公路结缘时,黎志军这样说,父亲当了几十年养路人,从小就受他那敢于担当、不畏艰苦的精神感动和熏陶。他还笑着告诉记者,自己还有一个哥哥也是公路养护工,家里男丁全是养路人,他和哥哥是名副其实的“路二代”。父亲早已退休,如今哥哥从事公路养护事业也近30年,他不甘落后,要用实际行动不断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从一而终做一个康庄大道的守护人。
“身为路政员,一定要本着一颗兢兢业业的责任心”
“险情就是命令”,这句话深深地烙在黎志军的意识里。2005年的夏天,当时正是梅雨季节,黎志军驱车带领着路政队员到山区巡查公路路况,突然发现一处路面被雨水冲出了直径半米的洞。黎志军没有多虑,当即就和队员们冒雨徒手将洞填补,可没想到的是,雨越下越大,刚填补的路面一下子又被雨水冲开了,且洞的直径不断增大。“山区公路极易发生路肩坍塌、山体滑坡等险情,进山、下山的车辆在不了解路况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黎志军和队员们当时冒着一定的危险,在大洞前后两侧堆上树枝和放置醒目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暂时禁止通行,随后联系养护站立即开展抢修。
和广大交通运输人一样,路政员害怕过节,因为一过节,家人就要承受亲人不在身边的痛苦;一遇到下雨天、下雪天等恶劣天气晚上就睡不着觉,因为心里记挂着公路的畅通和车辆行人的安全……黎志军说,交通人肩负着维护路产路权、保障群众安全的重大使命,身为路政员,一定要本着一颗兢兢业业的责任心,因为这关系着万千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今年梅雨季节,整座金华城经受了几十年不遇的暴雨带来的破坏,婺城不少路段发生山体滑坡,路面积水严重,公路塌陷……这个时候,婺城区交通运输局公路段的职工全部上了抢险一线,大力抢险救灾、抢通道路。黎志军自然也不例外,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他的父亲这段时间正躺在医院重症病房里,这种情况下,黎志军和他哥哥还是一心一意投入到抢险救灾的行动当中去。为了不影响抢险工作,他们兄弟二人守口如瓶,没将此事挂在嘴边。等梅季过后,最后同事们也是意外得知,不禁对兄弟俩竖起大拇指。
“我们是一支团结而富战斗力的队伍,磨练让我们越战越勇”
执法严谨、为人善良、谦虚好学、业务精湛,这些是同事们对黎志军的一致评价。汤溪路政中队中队长陈卫东告诉记者,在执法过程中,黎志军一直都是严格按照规定办事,铁面无私。
有些时候,黎志军也会表露出柔情一面,比如执法过程会遇见农村的一些村民随意在路边种菜,影响了公路环境和交通安全,按照规定执法人员可以直接将其拔除。可是黎志军却没有这么做,首先他会耐心地给村民宣传公路相关法规,劝村民主动将路边种植物拔除,在遇到村民不肯拔除或种植物没有成熟不舍得拔除的情况下,黎志军会自己掏钱买下他们的种植物,“路边种菜的基本上都是些老人,不了解法规,种点菜不容易,帮他们就是帮自己。”他说。
汤溪路政中队只有4名队员,要守护着辖区内600多公里公路,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他们几乎天天都在路上,没有休息天。“公路有尽头,奉献没有尽头。”黎志军认真地说,我们无畏困苦,因为我们是一支团结而富有战斗力的队伍,磨练只会让我们越战越勇。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