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柔道群英会:给孩子一次柔道启蒙

2014-11-28 10:30:0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张苑

  柔道可谓一种年轻又古老的运动,在婺城区丹溪小学幼儿园内的睿阳丹溪柔道馆,记者与馆长林斌、教练朱一、曹蔓莉、罗婉荣等聊起了一段中国柔道人的故事。

 
 

  A当年,他们试图依靠柔道改变命运

  林斌与柔道结缘,是从高三时“被摔得满地找牙”的四分钟开始的。在同龄人中,林斌向来属“高大壮”一流,眼前一个弱女子,年纪与他相仿,个子比他矮一头,玩摔跤,他竟摔不过她。他用尽全力,却始终无还手之机,她不费吹灰之力,只几个灵活特技,便轻易让他无数次以各种姿态匍匐倒地,短短的四分钟里,林斌只知道自己不断地被摔,却完全数不清自己被摔了多少次。后来知道,那女孩儿是刚从国家队退役的柔道运动员,来金华少体校当教练。初次邂逅,她便让他淋漓尽致地体会到柔道“以弱胜强”、“摔”的特质,一个大男人被一个小女生摔得一败涂地,这在林斌看来大抵是件“丢人”的事,由此激发了他痴狂学柔道的热情,她便成了他的柔道启蒙教练。

  或许,当年的林斌不曾想见,柔道竟就此卷入他的生命。林斌的父亲林樟华是一名射击教练,培养了李杰、付俊英等挑战世界顶尖记录的知名射击运动员,林斌就是在射击训练场长大的,耳濡目染下,林斌四岁时便专注射击,大家都认为他会在射击方面有更长远的发展,然而,开明的家庭环境成就了林斌自主的成长轨迹,大一时考取柔道项目国家级裁判资质,成为国家一级柔道运动员,大二时出任浙江省柔道运动会比赛编排组裁判长,娶了国内顶尖柔道高手为妻,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柔道项目比赛编排裁判,直至在金华开起省内第一家柔道馆,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如今出任浙江省柔道比赛副裁判长的他,从多年裁判经验中悟出新知,“一个选手要赢得一场比赛,最重要的并不是想办法摔倒对方,而是对于整场比赛节奏的控制,何时防守,何时进攻,何时制胜。”如此,也算相辅相成。

  然而,多数柔道运动员邂逅柔道的故事不似林斌这般平顺而喜感,柔道甚至是他们试图改变命运的无奈之举。“我爸妈离婚,我随我妈,她没时间管我,就把我送去学这个,因为送去就全托,常年不回家,她也从不来看我,那年我九岁。”罗婉荣说,15岁她到了广州队,父亲第一次来训练场看她,不忍正视,夺门而去,春节与人说起女儿艰苦的柔道训练,近天命之年的汉子于人前泪如泉涌。

  “我是农村孩子,农村孩子学习都不好,十二岁的时候深圳队的柔道教练来我们学校篮球队挑人,挑中了我,我就觉得我还在学校学习文化课也没啥前途,就想拼一把,去深圳前一晚,我爸脾气硬,闷声不说话,我妈不停地哭。”曹蔓莉说,而当时的她尚不知晓柔道为何物,只听农民父亲照着电视里说的大致比划了一番。

  高峰(林斌的妻子)曾与林斌聊起自己的苦难童年,家里穷,就最怕生病,母亲就每天四点准时喊姐妹俩起床跑步,锻炼身体,高峰也因此成了跑步能手,想通过在体校练田径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但教练要额外收钱,家里付不起,她才改练了“实惠”的柔道。

  B柔道竞技,他们走过一路风雨艰辛

  朱一、罗婉荣等这一代运动员学柔道,基本都从“照猫画虎”起步。40~60人一个班,教练总管所有学员吃喝拉撒睡加训练,大抵是任谁都要筋疲力尽,脾气暴躁的。初学者总被安排在最后排,照着前面的师兄师姐比划着学,教练坐在一旁下指令,队员的基本功也因此参差不齐,待到“照猫画虎”有所长进,站位就会往前移。等到教练觉得小娃娃长结实了,就会开始正式的高强度训练。每天训练两小时,冲澡、休息两小时,从早五点到晚十点,循环反复。高强度的训练让几乎所有专业柔道运动员都有一个明显的“印记”——十指关节变形,十分粗大,这是频繁的瞬间大力量抓、摔导致的。

  训练中有一项让所有柔道女运动员印象深刻,教练将绳子系在五层楼栏杆上垂直挂下来,让队员双手握住绳子,仅靠双臂的力量向上攀爬,中途不准往下滑,无任何安保措施,径直爬到五楼,并且无间隙来回10趟,“教练在下面喊,‘往上爬,别掉下来,掉下来我可接不住你啊’,爬到一半我往下看,发现自己有点恐高,一往下看就慌,但是没办法,那么高啊!”罗婉荣对初次爬绳记忆犹新。练习柔道实在辛苦,每天练习不同的技法,高强度的训练让她来不及回味,没时间感伤,唯有此时,她才包藏不住一个小女孩儿脆弱的一面,离了家,父母不在身边,教练就是爸妈。

  艰苦的训练岁月里,最动人的莫过于姐妹情深,曹蔓莉与朱一本同在深圳队训练,“我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连过年都在一起,在一个垫子上流血流汗,比亲姐妹还亲。柔道让我们学会感恩,感恩教练的教诲,伙伴的帮助,垫子的保护,学会互相帮助,生活很辛苦,对周围的人都应常怀一份爱心。”曹蔓莉说,也正是循着这份深情厚谊,朱一退役后也和曹蔓莉一起当起了柔道教练。

  C退役为师,只为给孩子们一个幸运的柔道启蒙

  2009年,高峰正式退役,林斌夫妻俩热爱柔道,一直希望能开个道馆,传播柔道,“一来,是想让师弟师妹们能继续柔道事业,传播柔道精神,带着孩子们强身健体;二来,是希望能给国家队输送一些好苗子。我们的柔道馆不见得有多少经济效益,但我们相信,社会效益同样值得重视。”

  林斌请来了几员大将,何世甫,原国家男子柔道队队员,全国城市运动会第五名,国家一级柔道运动员;王维丽,全国青年赛冠军,锦标赛第三名,同时邀请妻子高峰担任道馆的技术顾问。高峰,2004年雅典奥运会季军,曾任中国八一柔道队运动员兼教练员,并荣立军队一等功三次,二等功4次,获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冠军17次,世界军人运动会冠军7次,亚运会冠军1次,世界杯、世锦赛冠军3次,广州体育学院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万事俱备,今年7月,林斌与丹溪小学合作,并正式创办了全省首家柔道馆,并以其爱子的名字为之命名——睿阳丹溪柔道馆。

  林斌创办道馆的事很快在圈子里传开,当时,曹蔓莉临近退役,“柔道让我找到了自己,变得特别上进,我特别努力地训练,日日夜夜期盼着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退役于她是不亚于生离死别的割裂,林斌于此时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她万分欣喜,“想离项目近一点,从前每天很努力地训练,希望自己拿奖杯,现在可以盼着孩子们拿奖杯,完成我们未完成的梦想,也挺好。”朱一从国家柔道集训队退役,来到金华,理由特别简单,“就是特喜欢小孩儿。”“虽然我妈妈一直鼓励我练柔道,我也坚持了下来,连着拿了四年的省赛冠军,但是我一直不喜欢柔道,可是,自从当了教练以后,我发现我开始爱上柔道,孩子们学会了很开心,我也打心眼儿里高兴,忒有成就感。”一旁的山西妹子罗婉荣难掩兴奋。很快,循着同一个梦想,林斌的柔道馆聚集了四面八方来的优秀柔道运动员。

  开起道馆,林斌不忘初衷,致力于给孩子们一个幸运的柔道启蒙。他坚持每班学员限定20名,主要招收小学低段和中段的孩子进行培训,每堂课至少配备两名专业教练,在遇到孩子学不会动作时,尽量做到一对二、一对三的小班指导,提升教学品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林斌会将孩子们按照修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层次分班,让孩子们尽可能在合适的班级中学习。此外,林斌十分重视孩子的基础训练,如在滚翻、防守等攻击与防御性动作的教学中,林斌一再和孩子们强调动作的标准性,几位教练亦十分认同,在课堂中总是一边讲解,一边为孩子们做示范动作,并让孩子们做自主尝试,挨个儿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只有打好了基础,路才能走得远。”

  在林斌眼中,柔道于孩子们而言,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更是一种精神教育。道馆一开放,林斌便在专业的柔道垫之外,专门为孩子们配备了空气净化器,避免孩子们在大体能运动中吸入尘埃。“我们尽最大努力呵护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对他们的要求。”道馆里,孩子们不允许穿错或踩踏道服,对手竞技前后均须毕恭毕敬地鞠躬行礼。“按住对手的头部,也就是身体八分之一的地方,对手就很难借力使力进行回击,相反,按住腰部,对手可以轻易反败为胜,这就是物理学中力臂和力矩的原理。”林斌时常亲自给孩子们讲解技巧,但每次给孩子们教授完技巧,林斌总不忘告诉孩子们,“孩子们,我们学柔道,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小朋友,而不是欺负别人,如果有哪个小朋友学了柔道,却用它做了不对的事,那么,他将被这个团队淘汰。”于林斌而言,柔道教育更是对孩子品行的教育,“我们教孩子学习柔道,更教会孩子尚礼而威猛,自信而谦卑,教“会孩子们理解卓越,山外有山,决胜于世的不是术,而是道。”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