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今日农林

聚力“五水共治” 共建“生态婺城”

  婺城区农林局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2014-12-03 09:50:2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陈婷

  今年以来,婺城区农林局按照省、市、区“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围绕“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的主题,以畜牧业污染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畜牧业污染专项整治

  开展畜牧业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已关停拆除养殖场2233家,拆除65.96万平方米,已处置家畜13.87万头,补偿奖励资金13009.5万元已发放到农户。

  开展养殖场污染整治提升。禁养区全面关停后,我区限、宜养区范围内共有畜禽养殖场1128家(其中猪915家,奶牛、牛127家,家禽86家),已完成治理408家,需治理720家。目前已对该1128家养殖场(户)制定了整改提升方案,落实了“一场一策一干部”。

  完成规划与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婺城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婺城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整改提升实施方案》的编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开展农牧对接。白龙桥下杨畈、蒋堂寺前畈和蒋堂下汪村的3个农牧对接示范点,目前3个田间贮肥池600立方米已建设完成,相应管网已基本完成,3辆槽罐车已购置。

  开展动物无害化处置中心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土石方7500方,生产用房基础土方3000方,离地平负5米5垫层浇筑完成;设备基础回转窑基础、二燃室基础、三燃室基础已浇筑完毕;预热锅炉基础已开始扎钢筋立模,全部基础于11月15日前完成,11月底设备落实进场。冷冻库、起吊行车、破碎机已定货。目前,已支付土建工程款、设备购置费1250万元。环评已完成初评。工程按计划进行,争取2014年底完成和调试。开展长山乡宋家村奶牛养殖小区污水直排整改。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曝光长山乡宋家村奶牛养殖小区污水直排现象后,立即开展了整改,封堵排污口,与养殖场业主签订了养殖污染治理责任书,制定了整治方案。8月底前已完成污染治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

  种养植业清洁化生产

  药肥减量提质增效。根据耕地地力和作物需肥要求,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和冬绿肥种植,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目前已推广配方肥5720吨,应用面积达到16.2万亩;推广有机肥1.1万吨,应用面积6.1万亩;通过推进化肥合理使用,今年已减少化肥施用369吨。继续推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和,今年开展统防统治面积5.6万亩,全区减少农药用量47.5吨。

  标准化生产以点带面。截至目前,全区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4家,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家,星级规模猪场25家,星级规模奶牛场2家。今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已通过复查换证的有2个基地3个产品。目前,我区累计通过认证无公害产地34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5个,农业标准化程度达64.72%。同时,我区积极以项目实施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目前有8家企业正进行金华市标准化项目申报工作。今年根据市农业局的统一部署,组织了16家生产主体进行“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更好的促进全区农业生产基地“三化”(即环境清洁化、生产标准化、品质安全化)建设。

  2015年,婺城区农林局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线,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为重点,把科学落实生态化治理要求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科学施策,标本兼治,进一步巩固“五水共治”成果。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保留养殖场(户)整治提升工作。严格按照治污设施建设标准和《浙江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达标验收办法(试行)》的要求,逐场逐户制定整治方案,有效落实“一场一策一干部”政策。建立健全“一控二分三配套”措施,采用种养结合就地消纳、收集配送异地消纳、截污纳管、工业化或生化处理等综合处理方式,实现全区畜禽养殖场排泄物100%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对完成污染整治的由农业、环保部门组织验收,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或关停。对未建治理设施的720家养殖场,按区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治理方案,分批建设,2014年年底前完成80家、启动220家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2015年底全部完成。

  堵疏结合加快搬迁场(户)入养殖小区进程。根据婺区政办〔2014〕31文件精神,结合整治搬迁现状,采取堵疏结合措施,将部分养殖户搬迁集中养殖,实行统一设计、统一防疫、统一粪污处理,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乾西蛋鸭养殖小区、白龙桥镇奶牛养殖小区和潘村垅生猪养殖小区尽快落实建设主体,编制建设方案,确保明年4月份完成项目建设;琅琊、雅畈等其它乡镇在宜养区内建设养殖场(小区)的,在饲养总量不超过各辖区控制量的前提下,由乡镇提出申请,由规划、环保、国土、农林等部门进行联合踏勘,并落实建设主体和编制建设方案,建立生态型或环保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

  规范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厂运行。通过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厂试运行,总结完善处理运行机制,形成较完善的死亡动物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流程,防止养殖场(户)乱丢乱抛死亡动物和漂浮死猪现象的发生。一是加强对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监督,对动物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对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或交送处置等记录进行动态检查;二是对死亡动物收集暂存点的死亡动物交接记录开展定期抽查;三是对死亡动物集中处置设施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完善动物防疫条件,健全防疫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死亡动物收集、处置岗位责任制度;四是对死亡动物运输车辆、交接过程、处置过程实施视频监控;五是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处置死亡动物违法行为,配合食药、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经营死亡动物行为,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落实养殖场污染整治长效管理。完善现有政策,制定《养殖场污染整治长效管理办法》;加强畜禽养殖回潮巡查管理,防止畜禽养殖反弹,巩固养殖场关停拆除、整治提升成果;对现有的养殖场加强管理,防止污水、污物外排;加大对养殖场整治、积极引导关停转产农民开展产业转移;实行养殖承诺制,执行畜禽养殖准入制,按生态养殖规划要求,限养区内未关停的养殖场承诺养殖量只减不增,控制畜禽养殖总量;加强对乡镇管理考核,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各个乡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乡规民约,加强巡查监管,防止养殖回潮,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的畜禽污染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加大对有机肥厂建设的扶持力度。因有机肥施用有效养分低,肥效慢,施用成本高,造成农民对目前商品有机肥的价格较难接受,而政府补贴资金有限,所以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较小,推广范围不大。同时我区现有有机肥厂均是以牛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而我区生猪养殖占了畜禽养殖的70%以上。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增加有机配补贴配额,并开展对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厂建设的扶持,加大对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扶持力度。

  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

  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示范、“三沼”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林下复合经济等项目示范。重点开展农牧对接示范点建设,开展面上推广工作。发挥三个农牧对接示范点的示范作用,进行推广。积极培育有机肥加工、沼液统一配送等新型社会服务组织,提高畜禽排泄物商品化运作的组织化程度。2015年预购买槽罐车5辆,开展沼液农牧对接,解决沼液消纳、沼液区域性过剩问题,实现零排放。

  深入推进种植业清洁化生产

  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抓技术培训,加强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指导,控制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继续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推广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耕地地力和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肥料,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冬绿肥种植,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

  推行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满足生态循环农业生产要求。进一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面和到位率。积极推广大棚设施、智能温室技术,主要发展标准钢架大棚,新型覆盖材料、连栋大棚诱杀虫装置及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

  开展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2015年婺城区农林局将积极向省里争取进入省或市级面源污染试点县(市、区),争取财政支持,拨出专款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工作,建立常态化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体系。通过积极探索、引导农业投入品使用者将包装物通过投垃圾箱回收、有价捡拾回收、抵押回收、奖励回收等办法回收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净化农业生态环境。在多种回收方法中,以奖励回收为主,其他回收方法为辅。积极探索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合理利用及市场化运作方式:农业投入品包装物不同于其它包装物可合理综合利用,它是一个有毒有害的东西,废品收购站不回收,合理综合利用率低,包装物回收后的消化是这项工作的难题。宜选定某一个农资经销点试行(先暂定1年),以瓶、袋为单位,由农资经销点设专人进行回收。暂定每个瓶0.2元、每个袋0.05元,按废品回收、处理,市场化运作。以农林局为责任单位,每月跟踪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纠正。年底区财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助。

  推广新型农作制度。以稳粮为基础,以提高土地出产率、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探索、推广、示范并重,努力推动新型农作制度创新。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实用、高效、生态农作制度,改善农田自然生态系统。充分依托农业“两区”平台,加快推进适合大棚,林下、水面等不同种养模式。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新型农作制度。

  提高秸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用作还田肥料、畜牧饲料、食用菌基料、生物质能料等资源化利用。通过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的实施,免费发放秸秆腐熟剂,基本杜绝田间地头秸秆焚烧现象,逐步形成适合我区秸杆资源化利用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路线。

  开展湿地污染整治

  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工作,以湿地资源“二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婺城区实际情况,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划出不低于90%的湿地面积纳入湿地保护红线并提出湿地红线保护管控要求。按省林业厅的要求确定湿地保护名录,确定湿地保护名录的地点、范围,制作空间位置分布图。根据我区湿地类型特点、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与威胁状况和建设条件,规划各类保护方式的建设规模与管理措施,完善湿地保护网络。同时积极开展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濒危动植物拯救等。积极探索湿地农业、渔业、水利等合理利用示范区和促淤增涂试点工程建设,推进湿地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建设。

责任编辑: 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