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周末

“老知青”朱妙贞:苦中有乐的下乡生活

2014-12-26 09:44:1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文/摄


  17岁那年,她当上了老师

  见到朱妙贞时,她已是68岁的老人,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看样子身体不错。说起曾经的艰苦岁月,老人的记忆一下子就打开了……

  1946年,朱妙贞出生于金华城内,她是家中独女,自小就受到了父母的疼爱。朱妙贞幼时就喜好学习,学习成绩一直是班中的佼佼者。初中毕业前夕,班主任金老师带了班中7位尖子生去报考衢州一中,只有朱妙贞一人顺利考上。可惜家中传来噩耗,朱妙贞的父亲患了重病,为了省钱医治父亲,她只好放弃了高中的学业。

  朱妙贞的母亲当时在居委会工作,经常与八咏楼附近的一所小学(现启明小学地址)的校长接触,该校长听说初中毕业的朱妙贞闲置在家,还未找到工作,就多次鼓动她的母亲让她来学校当老师,因为就当时受教育程度而言,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朱妙贞已经算是“高材生”了,学校很缺少这样的人才。

  想着可以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学习,考虑许久后,朱妙贞答应了这份差事。17岁那年,稚气未脱的她第一次踏上讲台,过起了执教学子的生活。“全校6个年级,只有9个老师,师源紧缺,我要教一到三年级的体育,四年级的语文,还有五、六年级的自然、地理”,朱妙贞说,虽然自己是全校年纪最小的老师,但教学任务依然繁重。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时刻谨记着母亲的教诲,“母亲对我教育很好,她说我少不经事,更应该跟前辈们虚心学习,因此,我每天都是最早到学校开门,打扫办公室、擦桌、拖地,晚上放学,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关好校门才走”。

  因为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执教半年后,资历尚浅的朱妙贞就破天荒地拿到了学校的“教育积极分子”称号,校长还有意栽培她做学校的大队辅导员。

  上山下乡运动,18岁的她因母亲而加入了知青队伍

  1964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也就在这一年,朱妙贞的命运改变了。

  “当时,金华也掀起了知识青年支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潮,但我是独生子女,原本并不需要下放到乡下,可母亲是居委会干部,为了做好干部带头作用,她首先推荐我下乡”。得知这一消息后,朱妙贞并没有觉得特别委屈,“别人都说三年以后就能回城,我想着锻炼锻炼也好,怕什么。如今回忆起来,才觉得那时自己有多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朱妙贞说。

  临别的气氛总是特别伤感,知道“朱老师”要走,学生们直抹眼泪,校长也是千万个不舍得,觉得一个知识分子跑去种田,实在屈才。但朱妙贞却云淡风轻,带着简单的铺盖和一个箱子就一头扎进了金华第一批下乡队伍。

  当时,金华首批下乡知青共有18名,年龄均是十八九岁,最小的是16岁,这18名青年被分配至湖镇下库公社客路大队(当时隶属于金华县),离金华三四十多公里。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关系,出发的那一天,大家聚集在人民广场,雄赳赳气昂昂地坐上戴着红花和红标语的汽车,那感觉,不像是去农村“吃苦”,更像是一群青年外出游玩。直到汽车开了一个半小时,眼前景色从城市的繁华变为农村贫瘠的泥巴屋,一群人才意识到“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那天我们先到公社,后又被分到8个生产队,由大队的人领着来到不同的自然村,我和另外两位知青被分配到了一起”。下乡的知青每人有130元安家落户费,这笔钱看着金额不菲,但这钱包括造房、买家具、制备农具等一切生活用品。初来乍到之时,朱妙贞和另外两位知青都不敢擅自花费,没地方落脚的他们,先是住进了大队里的会计办公室,后又借住到了农民家中,最后三人合力才造好了各自的茅草屋,在小村里安定下来。

  繁重劳作的日子里,她体会着苦中有乐的生活

  刚去生产队报到的时候,正值9月份的农忙时节,农民们都忙着割稻子,朱妙贞也没闲着。每天早上7点,她就起床下地干活,一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翌日,又重复同样的劳作。

  朱妙贞说,这还亏得以前在城市里劳动的经验,不然身体可真吃不消。“以前校园里也可以种菜。农忙时,学校还会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带我们去农村剥玉米、割稻子,有时我们也会去工厂车间打工,勤工俭学。”但农村到底不比城市,日积月累下来,朱妙贞也是瘦了一大圈。

  不过,在繁重的劳动中,她却总能找到自得其乐之处。记得第一年11月份,正值冬日,朱妙贞与七八人相约一同去山中砍柴,当时农村实行封山禁林政策,山林靠外的一圈都不让人砍伐。一群人只好凌晨四点摸黑起床,打算徒步30公里进深山,因为路途遥远,大家闲来无聊,就一路走一路唱,合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歌声,这群背着扁担和砍柴刀的青年,嬉笑打闹着,将这份“苦差事”活生生变成了游山玩水的“乐事”,浑然不觉间,竟走完了陡峭的山路。

  “进山以后,虽然不觉很累,但作为女孩子,我的体力还是差了一点,男孩忙着砍柴,我砍不动,就捡地上的干树枝,拾掇了20斤”。下山之时,已是下午3点多,朱妙贞一行看到对面山头也有几个人头在攒动,就扯开嗓子在大山的回声中互相聊起天来,这一来一回,聊天的乐趣令身上的疲乏又减了大半。

  挑挑歇歇,晚上8点,大伙才回到了村子,村中一户贫下中农见这群“孩子”忙了一天,连口饭都没顾得上吃,主动招呼他们来家中做客,“他家连一片菜叶也没有,只好把地瓜炒咸了,当菜给我们吃”,朱妙贞说,那顿饭虽然简陋,但农民朋友的那份情谊,令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下乡半年后,由于心疼朱妙贞去农村吃苦,身患重病的父亲郁结心头,早早离世。之后,母亲随慰问团来农村看望女儿,见朱妙贞生活条件那么艰苦,便辞去了城里的工作,留下来陪伴朱妙贞。母女俩就此在农村定居下来。

  7年下乡生活,她与农民缔结了深厚的感情

  下乡的第二年,因为踏实肯干的品质,朱妙贞再次遇到了人生的转机。

  一日,她与农民下地掰牛粪。“以前种地没化肥,牛粪就是最好的肥料,那时,牛粪要从牛栏里拉到田里,再由人工分开,当时也没手套,大家都是徒手就掰,臭不可闻”。犁好的一行地,每人分工各一行,将掰好的牛粪撒在地里,农民手脚快,三下五除二就掰好了,可朱妙贞是第一次,动作明显跟不上。谁知祸不单行,牛粪撒到一半,天上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其他人赶紧四散避雨,一回头,才发现朱妙贞怎么没跟上来?原来,觉得自己工作没完成,老实的朱妙贞不肯走,冒雨还在那掰牛粪呢!

  “后来,大家一蜂窝地冲过来,帮我把剩下的牛粪都掰了,这件事,他们还在会上点名表扬我,说我原来是教书的,跑来干这种活,不嫌弃还这么认真”。朱妙贞说,因为这件事,生产队开始注意到她,后来考虑到村中小学需要老师,就将她抽调了过来。

  回到讲台后,朱妙贞又兢兢业业地工作起来。“村小的教室是一户大户人家房子的大厅,一共三个年级,共30多名学生,原来有一位老先生,后来因成分不好下台了,学校就由我一个人撑着”。因为地方有限,孩子们都混在一起读书,给一年级上课的时候,朱妙贞就让一旁二、三年级的孩子自习,然后轮番教学,一天下来,时常累得口干舌燥,她却依旧乐在其中。

  学校放假时,为了赚工分,朱妙贞就又从讲台回到田埂,挽起裤腿干农活。“那时工分男女有别,男的干活有10分,女的只有5分,像我们这种知识青年,干活差一点的,分数又比当地的农民低,男的最多给7分,女的只给3、4分,记得一年,我一年做到头才拿到16块钱。”因为收入不多,朱妙贞在家养了头猪,一日,她独自一人去水沟拔猪草喂猪,因为不熟悉水沟的情况,上来时,才发现两条腿都叮满了蚂蝗,“数起来有几十条,把我吓得够呛,那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一边用手搓一边用脚蹬,把蚂蝗都揪了下来”。

  1971年,湖镇下库公社要抽调首批知识青年回城,公社党委书记在挑选名单时,听说了朱妙贞这些年来的工作,很是肯定,将她和她同为知青的丈夫都抽调回到了金华。那年3月17日,结束了近8年的下乡生活,朱妙贞已从18岁的大姑娘变成了25岁的村妇,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撒在了农村,这连头带尾的8年,也让她和农民缔结了深厚的感情。

  “走的那天,他们也哭,我也哭。当年进村,空着双手去,回来那年,农民帮我们推着2个独轮车的家当,从湖镇下库公社一直拉到了金华,三四十公里路,来回几个小时,这感情,能不深厚吗?”朱妙贞说。

  如今,69岁的朱妙贞已从单位退休,但这么多年过去,她依旧与当时下乡时结识的农民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还会回村里看看老朋友,“有些是教过的学生,有些是一起干活的同龄人,有些是照顾过我的老人,但很多都已经去世。常有人觉得,知青下乡很苦、很累、很委屈,但我现在回想起来,这样苦中有乐的生活弥足珍贵,因为以前大家那种互相帮助,善良淳朴的情谊,是现在体会不到的……”

责任编辑: 吴晗晓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