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文化礼堂建设筑起村民的精神家园

2015-01-15 09:12:3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宋佳骐 文/摄

  2014年,我区共启动了36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拉开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大幕,并开展了1家社区文化礼堂和2家企业文化礼堂的试点工作。12月初,我区抽调人员,对全区文化礼堂工作进行了初步考核验收。考核结果有32家农村文化礼堂基本通过验收(其中部分在继续整改完善,4家文化礼堂没有完成建设任务),1家社区文化礼堂和2家企业文化礼堂也通过了验收。较好完成了年初原定建成30家文化礼堂的建设任务。通过建设文化礼堂,婺城各个乡镇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阵地,宛如一条条精神脉络,将一个个村庄的文化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不断在希望的田野上矗立,村民从此有了“精神家园”。




  白龙桥王路荡村

  王路荡村历史文化悠久,村民们勤劳朴素,安居乐业。近几年来,在白龙桥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创造了团结、文明、和谐的良好环境。

  如今的王路荡村处处让人感受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变化和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村道整洁,绿树丛丛,街灯伫立,城市标准的水泥路,干净清甜的沙畈水,数字电视……集学习、休闲、娱乐为一体,村中建起了小广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在场地周边配备了丰富的健身器材。

  2014年8月中旬,王路荡村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将占地近800平方米的旧礼堂改造成了新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礼堂,设有道德讲堂、“春泥计划”活动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场所,并利用操场边上的空地建成了一条长达40米的文化长廊,建成了一个真正的广大群众的美好精神家园。

  2014年10月,婺城区“校村文化走亲”暨社科普及进文化礼堂活动走进白龙桥镇王路荡村文化礼堂,为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是王路荡村文化礼堂建成以后举办的首场大型文化活动,之后还开展了敬老礼、成人礼、乡音宣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让“文化礼堂”成为农民快乐的中心、精神的家园。




  蒋堂镇沙畈移民新村

  沙畈村系金华市沙畈水库库区移民村,在蒋堂镇集镇所在地。2014年年初,村两委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建设文化礼堂,经过近10个月工程施工,一座四层占地3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大楼竣工了。记者走进大楼看到,一楼是居家养老中心,二楼设有文化礼堂,三楼设有善美讲堂、文化展厅之美丽故乡厅(故村模型)、新建家园厅(新村模型)、电子图书室;四楼设立了排练厅。走出文化礼堂大楼,就是村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四周设有五廊等。

  文化礼堂未建成时,起初来跳舞的只有少数几位妇女,原因是碍于面子难为情,学跳舞一下子难以让人接受。礼堂建成后,在村干部及志愿者的积极鼓励下,跳舞的人员从中年人扩大到了老年人、青年人以及小朋友,不少男性同志也加入了队伍。新建的文化礼堂,为村民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天晴的时候大家在文化广场上跳舞,遇到下雨天大家就在礼堂内的排练房跳舞,村民都说农村的条件超过了城市,感觉特幸福。

  而今,一个新的沙畈村已在蒋堂这块土地上崛起,勤劳纯朴的沙畈村民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后,正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朝着生产更发展、生活更富裕、乡风更文明、村容更整洁、管理更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奋进!




  乾西乡幸福村

  婺城区乾西乡幸福村地处金华城区西郊,幸福村由樊里、李家、宗宅三个自然村组成。2014年,幸福村争取到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幸福村文化礼堂建设完成并通过了验收。幸福村文化礼堂以村口一幢三层新建筑和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为载体。一层设置了老年活动室、“春泥计划”活动室和本村成就陈列室,二层是幸福大舞台,三层则安排了舞蹈排练室、坐唱班活动室和本村特色民俗文化陈列室;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楼内新装修了善美讲堂和农家书屋,而门前小院里还以原木搭起了古韵十足的长廊,展示着本村村史、民俗、人文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12月3日晚,幸福村文化礼堂上演了一场“打造美丽婺城,共建美好家园”文艺巡演,绵绵冬雨,挡不住人们追逐幸福、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脚步,乾西乡的百姓们纷纷冒雨赶到幸福村,为该村文化礼堂正式启用而庆贺。拉开了此次文艺巡演的序幕,是一条名为“竹节龙”的大蛟龙,来自幸福村宗宅自然村。传说,自晚唐开始,宗宅就有龙腾龙舞过春节的习俗,所用的就是竹节龙。这一刻,以本村古老的民俗文化来庆贺自家农村文化礼堂启用,显然相得益彰。

  走进文化礼堂,记者看到了该村樊里、李家、宗宅三个自然村部分家族历史印记——宗谱,据文化礼堂管理员赵锦茂介绍,这是他这一年来翻遍了村里一本本老旧的宗谱、各种历史资料,并走访全村古稀、耄耋老人,查看村里的老建筑所整理出来的。老赵的种种努力正是为了还原“幸福记忆”,寻找幸福人的“正能量”。




  琅琊镇杨塘下村

  琅琊镇杨塘下村位于金兰水库下游,琅琊镇政府西南2.5公里处,辖新杨,后洪2个自然村。今年,琅琊镇杨塘下村被列入婺城区文化礼堂工程建设,根据上级要求,杨塘下村文化礼堂除了进行外墙粉刷、道路修建外,陆陆续续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并根据自身特色加大投入。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发掘本村特色,还邀请老干部、退休知识分子等根据各村特色做好内部文化的发掘,并对各村的历史、人文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如杨塘下村,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滕氏宗祠,该村将着重围绕滕氏家族这一悠久历史打造富有内涵、文化、历史的文化礼堂,并于11月顺利通过验收。

  6月1日,在文化大舞台举行了儿童开蒙礼仪,“开蒙礼”作为古代人生的四大礼之一,是学童求知之路的重要开端。活动现场,学生向老师行拜师礼,标志着要养成尊师重道的好习惯,通过在文化礼堂开展学龄儿童开蒙礼仪这样的传统活动,使文化礼堂逐渐成为杨塘下的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这里就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2月底,村文化礼堂开展各类先进模范评选活动,并在道德讲堂开展榜样故事巡讲、乡风评议等活动,利用文化礼堂组织开展反封建迷信、赌博和不健康影响等活动。村里老人说:“‘文化礼堂’这四个字不仅仅是墙头的名头,是一个温暖的家,是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责任编辑:吴晗晓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