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人文积淀深远厚重,历经二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龙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并蓄,道、释、儒文化曾经璀璨一时,成为荟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宝库,也是承载着婺州文化历史传承的文化名山。
吕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晚年主讲丽泽书院,是婺学中金华学派的创始人。曾任直秘阁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其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为文闳肆雄辩,笔锋犀利。著有《东莱集》、《东莱左氏博议》、《春秋左氏传说》,编有《宋文鉴》、《古文关键》等。
他经常畅游金华山,撰《游赤松记》。此为迄今发现的描写金华山的第一篇游记。
金华历来为文化礼仪之邦,历史上讲学群起,书院迭兴。创建于南宋的丽泽书院,与岳麓、白鹿洞、象山书院并称为南宋四大书院。金华的书院不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学术文化的繁荣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使得金华有“小邹鲁”之誉。
南朝金华人刘峻、刘孝标曾经在金华山讲堂洞开堂讲学,是婺州书院最早的雏形,不过,真正意义上的书院,还是在宋朝南迁后,由宋朝望族、曾经出过4位宰相的吕氏家族的吕祖谦创办的丽泽书院。
吕祖谦家学渊源,《宋史·吕祖谦传》称“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吕氏家族南迁后,定居在婺州。吕祖谦自己任丽泽书院的主讲,还请来当时大名鼎鼎的著名学者朱熹、张栻、陆九渊、陆九龄、薛季宜、叶适、陈亮等为学生授课。
和齐名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比起来,丽泽书院的规模不算大,采取的是“小而精、少而精”的教学模式。以吕祖谦为奠基人的婺学被时人称赞为“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丽泽书院也就带上了“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不立崖异”的办学风格。在丽泽书院,既可以看到强调格物致知的“朱学”,也能看到强调明心的“陆学”,还能看到强调经世致用、强调事功的浙东学派。这些学派在其他地方可是水火不容,互相攻讦的。
吕祖谦不仅对历代的学校、漕运、盐法、酒禁、钱币、荒政、田制、兵制、马政、考绩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制度均进行了研究与考察,并且著有《历代制度详说》一书,力图从历史中寻求有益于当时国计民生的办法,并且也提出了不少很实在的意见。同时,吕祖谦还强调学生要多看史书,希望子弟看史时,不仅看,还要他们设身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并“掩卷自思”,看自己如遇此类情况该如何处理,这样便可从中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与才干。丽泽书院创办后几次迁址,屡毁屡建,最终在明末毁于战火,存在了478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