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周末

婺城区取缔一无证“猪皮油”加工作坊

职能部门追查“猪皮油”是否流向餐桌
2015-06-05 09:21:5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日报记者 朱静怡

  日前,婺城区白龙桥镇清塘下村民向媒体反映,有人在村里一废弃小学里收购猪皮,并用猪皮上刮下来的废料熬油,不知这一桶桶脏油流向何处,会不会是潜入餐桌的地沟油。

  藏在农田里的小作坊

  日产100公斤“猪皮油”

  5月28日,记者来到婺城区白龙桥镇清塘下村。在几名热心村民的指点下,记者在村西侧一片农田里,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院子里有几间破旧的矮砖房,院门离马路约有20米,隔着农田里的作物、树木,比较隐蔽。村民说,这里是村小学旧址,目前由村集体承包给他人经营茶叶厂,其中一部分厂房于去年被转租给了这家猪皮收购点的老板。

  “真的很臭,尤其是上午,那股油味闻多了很想吐。”一村民说,“镇联村干部曾上门要求老板停止熬油,但老板没理。除了臭味让人受不了外,这些油不知道被卖到哪里。我们私底下都猜,这些油会不会是地沟油,如果真的是,那就太作孽了。”

  走进院子,只见右侧厂房里有工人正在加工猪皮,整张白花花的猪皮铺在架子上,工人用刀麻利地刮下猪皮上的油脂。一旁的地面上分别是成堆的油脂和刮干净的猪皮,操作点弥漫着较浓的腥味。

  “我们从屠宰场收购新鲜猪皮,油脂刮下来熬油,猪皮拿来卖。”作坊老板倪某带记者来到院子角落里,只见一个用瓦片搭起来的棚架下,有一口水泥砌的土灶台,走近,一股浓重的油腥味扑鼻而来。大锅里深黄色的热油正在翻滚冒泡,倪某用一把铁锹伸进去翻了翻,锅里正是那些从猪皮上刮下来的东西。

  倪某说,熬油肯定会有点味道,但他们已经比较注意了,每天只烧上午三四个小时,而且烧的是木柴,比烧煤污染小。

  “每天能熬100公斤左右油,卖到化工企业,油渣卖给养殖场当饲料。”倪某指着院子里堆放的油桶说,目前有20多个桶装满了油,每桶大约180公斤。累积到一定量以后,会有企业来收购。“绝对不是地沟油,不会拿来食用的。”倪某说。

  无证炼油已被叫停

  去向正在追查

  5月28日,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至婺城区白龙桥镇政府。该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沟油、无证加工作坊一直是镇里管理工作的高压线。镇政府已在近期排查中发现这家作坊,此前也有联村干部多次上门劝导停止生产,但未见明显成效,镇里正在联系相关部门准备进行联合执法。

  当天中午,白龙桥镇政府会同婺城区白龙桥市场监管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婺城分局白龙桥执法大队和婺城区环保分局监察大队,前往现场联合执法。

  查看现场后,婺城区环保分局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家作坊生产条件简陋,卫生条件较差,距离村民居住地较近,排污设施不健全,加工时产生的烟和臭味对周边村民有影响。环保部门将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该作坊的炼油生产进行取缔。

  白龙桥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方勇查看了经营者倪某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发现该执照的经营范围仅是猪皮收购。市场监管所现场下达了责令停止经营通知书,责令经营者倪某立即停止炼油,并配合相关调查。

  方勇说,这些炼制出来的油究竟是流向餐饮渠道,还是卖给化工企业,还有待调查。他们已要求倪某提供相关交易证明,并进行详细追查,一旦查实流向了餐桌,将立即把经营者移交公安部门。

责任编辑: 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